[实用新型]除霜式蓄能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2759.4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0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翔;常健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D15/04;H05K7/20 |
代理公司: | 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换热器 机械制冷 热泵 直接蒸发冷却 冷水机组 热量交换 机组 本实用新型 蓄能装置 除霜 蒸发冷却空调 蓄热 防冻技术 峰谷电价 空调系统 热泵制热 运行成本 耦合 蓄冷 蓄能 制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除霜式蓄能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包括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机械制冷(热泵)机组、板式换热器a、板式换热器b、板式换热器c和蓄能装置,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分别与板式换热器a、机械制冷(热泵)机组进行热量交换,机械制冷(热泵)机组分别与板式换热器b、板式换热器c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c与蓄能装置进行热量交换。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将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制冷的防冻技术和热泵制热的除霜技术耦合;将机械制冷(热泵)技术和蓄冷蓄热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值降低机组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霜式蓄能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一些工业建筑室内降温冷却成为制冷空调行业关注的热点领域,例如纺织厂、生产车间、数据中心等。特别是数据中心建设的高速增长导致机房内部各种设备越来越多,为保证数据中心提供恒温恒湿的制冷环境。数据中心用电量会大大增加,随之而来冷却系统、配电系统、UPS和发电机等都会按比例增加,这给数据中心能耗带来重大挑战。
在数据中心冷却仅使用传统机械制冷冷水机组,电能消耗大,运行维护成本较高;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干空气能来制取冷风和冷水,对机房室内进行降温。随着数据中心设计供水温度提高,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制取高温冷水的出水温度符合部分时间的设计需求,而且电能消耗更小,运行维护成本更低。但是,仅使用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制取的高温冷水受制于气象条件,在中高湿度地区的夏季,或是干燥地区的连续阴雨天,仍然需要传统机械制冷冷水机组制取高温冷水;在冬季严寒天气,传统的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容易结冰,在冬季需要供冷的数据中心等领域使用需要充分考虑防冻措施。冬季在数据中心机房附近的无集中供暖的生活区域,可以采用热泵供暖方式,但是机组低温运行时,室外机结霜会影响机组制热量和制热系数,结霜和除霜的代价占运行总能耗的1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霜式蓄能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解决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能耗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霜式蓄能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包括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机械制冷(热泵)机组、板式换热器a、板式换热器b、板式换热器c和蓄能装置,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分别与板式换热器a、机械制冷(热泵)机组进行热量交换,机械制冷(热泵)机组分别与板式换热器b、板式换热器c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c与蓄能装置进行热量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的中部设置为填料塔,填料塔内中部设置有填料,填料塔内在填料的上方设置有换热盘管b,换热盘管b上方设置有布水器b,布水器b的上方设置挡水板,挡水板的上端安装有风机b。
填料塔左右两侧按照进风方向依次设置进风口、粗效过滤器、换热盘管a、板管间接蒸发冷却器,板管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上方设置有布水器a,布水器a的上方设置有风机a,布水器a连接导管一的一端,导管一的另一端连接换热盘管a,且导管一上设置有阀门a,板管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底部设置有水箱一,水箱一内设置有水泵a,水泵a连接有导管二,且导管二上设置有阀门b和阀门c。
填料塔的底部设置有水箱二,水箱二内设置有水泵b,水泵b连接有导管三,导管三经过板式换热器a且导管三的端部连接布水器b,导管三上近板式换热器a的位置设置有阀门d和阀门e,板式换热器a上还连接有导管四,导管四的端部连接板式换热器b,且导管四上分别设置有阀门f、阀门g和阀门h。
机械制冷(热泵)机组包括壳管式换热器、节流阀、压缩机和四通阀,壳管式换热器的一端通过导管五连接换热盘管a的上端,且导管五上设置有节流阀,壳管式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导管六连接换热盘管a的下端,且导管六经过压缩机,导管六上设置有四通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27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