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中医妇科苦参消斑汤剂电磁焖煎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4703.2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3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河;蒋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少河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B01F7/18;B01D29/58;B01D29/3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066006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中医 妇科 苦参 汤剂 电磁 煎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临床中医妇科苦参消斑汤剂电磁焖煎锅,包括锅身、锅盖、第一转动杆和电磁加热器,所述锅身的底部安装筒型底座,且筒型底座外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筒型底座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电磁加热器,所述锅身两侧的顶部安装有两组锅身把手,所述锅身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两组第二L型支架。本实用新型的锅身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筒和第二过滤网筒,便于对中药残渣的过滤,且第一过滤网筒和第二过滤网筒设置成可方便拆卸安装的形式,第一过滤网筒和第二过滤网筒外侧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筒把手和第二过滤网筒把手,可以方便第二过滤网筒连同盛放在内的中药一起取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临床中医妇科苦参消斑汤剂电磁焖煎锅。
背景技术
随着中医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厨具用于中药的煎制,电磁焖煎锅是一种便于煎制苦参消斑汤剂的一种厨具,当前的电磁焖煎锅大多设计简单,无法在煎制中药过程中对中药进行有效地搅拌,只能通过打开锅盖对中药进行搅拌,十分不方便,且无法根据煎药所需控制出气孔的排气大小,且当前的电磁焖煎锅无法在锅内直接对中药残渣进行过滤,导致每次煎药只能将汤药底和中药残渣一起倒掉,非常的浪费,同时影响中药的药量,还可能影响中药的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临床中医妇科苦参消斑汤剂电磁焖煎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临床中医妇科苦参消斑汤剂电磁焖煎锅,包括锅身、锅盖、第一转动杆和电磁加热器,所述锅身的底部安装筒型底座,且筒型底座外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筒型底座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电磁加热器,所述锅身两侧的顶部安装有两组锅身把手,所述锅身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两组第二L型支架,所述第二L型支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L型支架,且第一L型支架与第二L 型支架相互配合,所述第一L型支架远离第二L型支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筒,所述第一过滤网筒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拼接槽,且第二拼接槽内部安装有第二拼接块,所述第二拼接块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筒,所述锅身的顶部安装有锅盖,且锅盖的外侧安装有两组锅盖把手,所述锅盖的顶部靠近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两排出气孔,所述锅盖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内侧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拼接槽,且第一拼接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拼接块,所述第一拼接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拼接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侧螺纹安装有螺栓,且螺栓与第二螺孔相互配合,所述第一拼接块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侧均匀安装有三排搅拌叶,所述第一转动杆外侧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外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手动杆,所述第一轴承外侧的另一端安装有扇形挡板,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手动杆,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电磁加热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锅盖顶部的边缘位置处安装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锅身把手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筒和第二过滤网筒外侧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筒把手和第二过滤网筒把手。
优选的,所述筒型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手动杆呈L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少河,未经王少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4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