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超声原理的动植物组织消融仪的手持式机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4845.9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邱坤;廖东升;赵仲玖;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导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8 | 分类号: | C12M3/08;C12M1/4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喻依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换能器 超声振子 控制板 驱动板 按键 本实用新型 动植物组织 手持式机械 手持式外壳 超声原理 电连接 钝角 消融 超声波换能器 安装方便 成品结构 充电接口 变幅杆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基于超声原理的动植物组织消融仪的手持式机械结构,包括:内部设有控制板和驱动板的外壳;固定连接在外壳前端的超声振子,超声振子包括超声换能器以及固定连接于超声换能器前端且将超声波换能器输入的振动改变振幅后传递出去的变幅杆;控制板与驱动板电连接,驱动板与超声换能器电连接,控制板连接有按键和充电接口;外壳为手持式外壳,外壳包括相互呈钝角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按键设于第二段外壳的表面,第一段远离第二段的一端为外壳前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外壳包括相互呈钝角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按键设于第二段外壳的表面,第一段远离第二段的一端为外壳前端,超声振子安装方便,且安装后的成品结构手持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RNA、DNA或蛋白质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超声原理的动植物组织消融仪的手持式机械结构。
背景技术
超声波振子又称超声波振动子,超声波振子由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声波振动)的相互转换,并通过声阻抗匹配的前后辐射盖块进行放大的器件。超声波振子是由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变幅杆组成超声波振动系统。超声波换能器是一种能把高频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超声波变幅杆是一个无源器件,本身不产生振动,只是将超声波换能器输入的振动改变振幅后再传递出去,完成了阻抗变换。超声波换能器在合适的电场激励下能产生有规律的振动,其振幅一般在10μm左右,这样的振幅要直接完成焊接和加工工序是不够的。因此换能器链接合理设计的超声波变幅杆,超声波的振幅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只要材料强度足够,振幅可以超过100μm。超声波变幅杆在做纵向伸缩振动时,其中间的某横截面左右两边的质点运动方向刚好相反,相当于存在一个相对静止的节面。这个节面叫做节点,这里也是振动子的最佳固定点,偏离这个节点固定就会降低振动子的工作效率,俗称漏波
超声波振子常见应用是:超声波清洗器、超声雾化器、B超探头等,而现有的超声振子存在结构安装不便和安装后的成品结构手持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超声原理的动植物组织消融仪的手持式机械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超声原理的动植物组织消融仪的手持式机械结构,包括内部设有控制板和驱动板的外壳,以及固定连接在外壳前端的超声振子;
所述超声振子包括超声换能器和固定连接于超声换能器前端且将超声波换能器输入的振动改变振幅后传递出去的变幅杆;
所述控制板与驱动板电连接,驱动板与超声换能器电连接,控制板连接有按键和充电接口;
所述外壳为手持式外壳,外壳包括相互呈钝角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按键设于第二段外壳的表面,第一段远离第二段的一端为外壳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外壳包括相互呈钝角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按键设于第二段外壳的表面,第一段远离第二段的一端为外壳前端,超声振子安装方便,且安装后的成品结构手持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板设于第二段外壳内,驱动板设于第一段外壳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壳前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超声振子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有一个以上第一卡槽,相应地,超声振子设有与第一卡槽匹配的第一台阶。
上述超声振子通过卡嵌的方式安装于外壳前端,使超声振子安装稳固,并且维护、拆卸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台阶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将第一台阶卡紧于第一卡槽内。
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协助将超声振子卡紧,进一步使超声振子安装稳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卡槽为环形卡槽,第一台阶为环形台阶,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为环形卡块,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套于超声振子的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导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导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4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型培养皿
- 下一篇: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