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矩形渠道的水田自动灌水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7702.3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4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迪;耿贺松;孙艳玲;周庆玉;霍洪元;李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3/02 | 分类号: | E02B13/02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毕雅凤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田 本实用新型 挡板 上下移动 闸门挡板 自动补水 灌水 电机驱动控制电路 渠道 控制技术领域 信号控制电机 自动控制闸门 液位传感器 电机控制 进水闸门 控制闸门 水位液面 位传感器 接收液 驱动杆 补水 上移 水挡 下移 水渠 闸门 水位 采集 | ||
1.基于矩形渠道的水田自动灌水闸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杆(2)、两个第一齿轮(3)、固定框(4)、两根传动轴(5)、闸门挡板(6)、侧面固定板(7)、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和液位传感器(13);
固定框(4)的左右两个侧壁的外表面均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水田渠道开设的进水口卡接;所述水田渠道开设的进水口的下方开有插口,所述插口用于插闸门挡板(6);所述闸门挡板(6)的左右两边嵌设在固定框(4)的左右两个侧壁内;
固定框(4)的顶板的中间开设有矩形通孔,驱动杆(2)穿过所述矩形通孔;
所述固定框(4)的顶板的上表面还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两根传动轴(5),两根传动轴(5)上分别套设有一个第一齿轮(3);
所述两根传动轴(5)分别设置在驱动杆(2)的左右两侧,所述驱动杆(2)的表面由上到下等间隔设有与所述两个第一齿轮(3)啮合的齿;
电机M设置在固定框(4)顶板上表面的凹槽内,电机M的输出带动轴通过传动齿轮组(14)带动两根传动轴(5)同时转动;两根传动轴(5)通过两个第一齿轮(3)带动驱动杆(2)上下移动;闸门挡板(6)固定在驱动杆(2)的底端,在驱动杆(2)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当驱动杆(2)上移,闸门挡板(6)向上运动挡设在固定框(4)的通水口处,当驱动杆(2)下移,闸门挡板(6)向下运动,直至完全插入水田渠道开设的进水口下方的插口内;
液位传感器(13)用于采集水田内的液位,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液位传感器(13)输出的液位信号,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电机的转动轴正向旋转、反向旋转或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矩形渠道的水田自动灌水闸门,其特征在于,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开关J1、开关J2、开关J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二极管D1、二极管D2、比较器U1、比较器U2、三极管Q1和交流接触器KM1、交流接触器KM2和热继电器FR;
开关J1、开关J2和开关J3并联在电源VCC和二极管D1的负极之间,开关J1与二极管D1的负极之间串联有电阻R1,开关J3与二极管D1的负极之间串联有电阻R2;
二极管D1的正极同时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7的一端;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同时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比较器U2的双相电源正极连接电源VCC;
电阻R9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8的一端;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同时连接电阻R10的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1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比较器U1的双向电源负极和地;比较器U1的双相电源正极连接电源VCC;
比较器U1的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电阻R12的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交流接触器KM1线圈的一端,交流接触器KM1线圈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后连接电源VCC;
比较器U2的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电阻R13的一端和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同时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交流接触器KM2线圈的一端,交流接触器KM2线圈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后连接电源VCC;
电机M通过热继电器FR与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主触点串联后连接三相电源,交流接触器KM2常开主触点反向并联在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主触点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矩形渠道的水田自动灌水闸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压器(12)和整流电路(11),所述变压器(12)的原边线圈连接三相电源的U相、W相,变压器(12)的副边线圈连接整流电路(11)的交流输入端,整流电路(11)的直流输出端输出直流电源V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77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