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线生产用环保型废渣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8992.3 | 申请日: | 201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4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创昱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00 | 分类号: | C22B1/00;C22B7/00;C22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渣回收装置 装置平台 绝缘层 固定框板 铜线生产 出油管 储油箱 环保型 熔化箱 油泵 本实用新型 熔化 回收利用 熔化装置 左右两侧 铜线 电热管 进油口 剥离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线生产用环保型废渣回收装置,包括装置平台,所述装置平台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顶部右侧安装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顶部右侧开设有进油口,所述储油箱左侧通过第一出油管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左侧连接有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出油管底部贯穿于固定框板,所述装置平台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熔化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装置平台上的熔化箱和熔化箱上的电热管,可以将熔化装置与废渣回收装置结合在一起,在将绝缘层剥离铜线后,能够直接将绝缘层熔化,对绝缘层回收利用,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铜线生产用环保型废渣回收装置,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线生产用环保型废渣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优良和导电性高,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在铜线生产中,会产生包含绝缘层和铜质线芯的废渣,为了实现废渣回收再利用,需要将绝缘层和铜质线芯剥离开来分别处理,现有的剥离装置功能比较单一,无法在将绝缘层剥离后,对绝缘层进行回收利用,而且铜线在取出后不能进行表面处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铜线生产用环保型废渣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线生产用环保型废渣回收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线生产用环保型废渣回收装置,包括装置平台,所述装置平台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顶部右侧安装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顶部右侧开设有进油口,所述储油箱左侧通过第一出油管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左侧连接有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出油管底部贯穿于固定框板,所述装置平台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熔化箱,所述熔化箱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壳体,所述加热壳体内部安装有电热管,所述熔化箱底部中间通过下液管连接有阀门,所述熔化箱左侧顶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左侧活动连接有管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平台顶部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前后两端分别贯穿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线筒和第二线筒,所述第一线筒和第二线筒的数量均为三个,所述装置平台顶部前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前侧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外侧套接有转带,所述转带内侧顶部套接有第一旋转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平台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条,所述固定架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平台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安装有工作电源,所述工作电源左侧顶部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底部安装有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底部安装有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均位于工作电源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工作电源的电能输出端与电动液压杆、油泵和电机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电动液压杆、油泵和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装置平台上的熔化箱和熔化箱上的电热管,可以将熔化装置与废渣回收装置结合在一起,在将绝缘层剥离铜线后,能够直接将绝缘层熔化,对绝缘层回收利用,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铜线生产用环保型废渣回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创昱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创昱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8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