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感应增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9327.6 | 申请日: | 201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2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左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易中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 |
代理公司: | 11681 北京惠智天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莹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发射单元 电路基板 红外线发射组件 发射管 夹角为 本实用新型 发射频率 红外窗口 红外感应 红外遥控 遥控设备 发散部 固定架 增效 遥控 | ||
一种红外感应增效结构,包括:固定架、含有多组红外发射单元的红外线发射组件和罩设在所述红外线发射组件上具有多个发散部的红外窗口。所述红外线发射组件还包括电路基板,所述红外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所述红外发射单元至少两个作为一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两端及中部,设置在一端的红外发射单元与电路基板夹角为0°,设置在中部的红外发射单元与电路基板夹角为30‑50°,设置在另一端的红外发射单元与电路基板夹角为9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多发射管的遥控设备,起到减少发射管直接的干扰,增强发射管的发射频率,最后达到增加红外遥控距离,增加遥控角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感应增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的红外遥控器窗口只是一个平面,红外发射管也只有一个,虽然采用红外增强的材料,但是增强的效果不好,遥控的角度及距离都不够好。而采用多发射管的结构,会导致红外信号互相抵消,影响使用效果,因此如何让这多红外发射管更好的增加发射功能,而不是互相消减,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感应增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感应增效结构,包括:固定架、含有多组红外发射单元的红外线发射组件和罩设在所述红外线发射组件上具有多个发散部的红外窗口。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发射组件和所述红外窗口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发射组件还包括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内,所述红外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所述红外发射单元至少两个作为一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两端及中部。
进一步的,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一端的一组红外发射单元与所述与所述电路基板夹角为0°,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中部的一组红外发射单元与所述与所述电路基板夹角为30-50°,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另一端的一组红外发射单元与所述与所述电路基板夹角为90°。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射单元为红外线发射管。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在对应所述红外线发射组件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红外窗口设置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红外窗口整体呈长条状并具有一定弧度,所述红外窗口一端与另一端圆心夹角为12-15°。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窗口中部对应所述电路基板上位于中部的一组红外发射单元处设置有突出的第一发散部,所述红外窗口两端对应所述电路基板上位于两端的两组红外发射单元处分别设置有突出的第二发散部,所述第一发散部与两侧的第二发散部圆心夹角为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散部顶部为水平面,所述第一发散部侧面与位于电路基板中部的红外发射单元垂直,所述第二发散部顶部为水平面,所述第二发散部侧面为竖直面,所述第二发散部分别有一面与位于电路基板两侧的红外发射单元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多发射管的遥控设备,起到减少发射管直接的干扰,增强发射管的发射频率,最后达到增加红外遥控距离,增加遥控角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外发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窗口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窗口侧方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处第二发散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发散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易中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易中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9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