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设施环境智能调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9808.7 | 申请日: | 201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5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善勇;董霞;刘渤;张国顺;韩莉莉;刘振霞;单宝强;张小燕;宋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霞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控系统 传输管道系统 温室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系统 电磁阀系统 产品品质 电加热器 调控装置 环境智能 农业设施 农业装备 热交换器 设施农业 预定程序 作物生长 储水池 控流器 内环境 压力泵 太阳能 调控 立足 | ||
一种农业设施环境智能调控装置属于农业装备领域,包括热交换器、传输管道系统、电磁阀系统、传感器系统、中控系统、储水池系统,水量控流器系统,压力泵系统、电加热器。在中控系统的支配下,各组件按照预定程序开展工作。本实用新型立足了我国实际,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为主,辅助以电能等资源,对温室内环境进行调控,使温室内温、气、热达到作物生长最适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改善了产品品质,对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施环境智能调控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设施农业生产,降低了设施内昼夜温差,保证了设施温、气、热处于作物适宜生长范围,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属于农业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设施农业一直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产值约占整个农业种植业的一半左右。设施农业生产主要依赖物是农业设施,提高农业设施建造标准和设施内环境调配能力,能够极大的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提高产出率和产品附加值。
目前我国的农业设施主要是利用太阳光照的“塑料大棚”。这种温室主要利用太阳作为能源,提高棚内温度,达到作物生长的条件,该设施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光照,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节能的农业设施,但是由于建造简单,内部调控等设施配置有限,也带来依赖体单一,环境调控有限等弊病,易造成作物病虫害易发,产量和品质下降。本发明立足我国实际,以调节温室内环境为设计出发点,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为主,辅助以电能等资源,对温室内环境进行调控,达到作物生长最适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设施环境智能调控装置,该装置主要以调控设施内温、气、热为主,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热交换器、传输管道系统、电磁阀系统、传感器系统、中控系统、储水池系统,水量控流器系统,压力泵系统、电加热器,各组件组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设施环境调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设施环境智能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真空集热管、水流放热管。真空集热管是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内、外管都呈半圆弧形,由“硼硅玻璃3.3”做成,直径分别为68mm和58mm,内管外层涂有多层铝-氮薄膜材料作为热量吸收层,内、外管之间为真空,内管内通有流动的水体。各真空集热管之间串联,通过管道与保温储水池相连,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把热量带到保温储水池内。水流放热管呈半圆孤形,由2.0mm厚的硼硅玻璃制成,直径68mm,各水流放热管之间串联,与集热管呈平行状态,其排列方式是交叉排列,集热管内水体与水流放热管水体之间不相互连通,各成一套流通体系。水流放热管通过管道与保温储水池连接,在循环泵作用下,形成循环。两系统的上下两端管道位于由6.0mm厚硼硅玻璃制成的长方体钢化玻璃柱内,其长方体玻璃体为宽和高为6.0mm,长根据棚室集热和放热面积而定,该长方体玻璃体与集热管和水流放热管融合在一起。在热交换器的左右两端有集热管和水流放热管管道进水口和出水口接口,该接口是由6.0mm钢化玻璃制成,呈螺纹状,能够与PR管通过PR接头完好的接在一起。集热管循环系统和水流放热管循环系统在与保温储水池连接处都装有电磁阀,在白天吸热时,控制集热管循环系统的电磁阀打开,控制水流放热循环系统的电池阀关闭,集热管循环系统启动;在晚上或白天无阳光照射,棚室内温度较低时,控制水流放热循环系统的电池阀打开,集热管循环系统的电池阀关闭,水流放热循环系统启动,此时水流放热管开始放热,加温棚室;在白天棚室内温度较低,有阳光照射时,水流放热循环系统和集热管循环系统同时启动,集热和放热同时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设施环境智能调控装置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的结构为一个整体,是由专门的设备及模具制作而成,集热内管经过镀膜后与外管、水流放热管、两端长方体玻璃体融合,整个装置的背面都为平面,其平面是由6.0mm厚度的钢化玻璃做成,挂靠在温室的北墙体上,其位置既易于集热管吸收太阳光照,又能够利于温室水流放热管放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霞,未经董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9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