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多孔妇科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0176.6 | 申请日: | 201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4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迎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多孔 妇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多孔妇科给药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向给药器内加药的缺点,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套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表面胶黏有棉垫,隔板的底部还焊接有沿筒体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板,所述支板的一侧焊接有沿支板水平方向设置的握杆,所述筒体的表面开设有给药孔,且筒体的一端内侧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设有挡板,套环的内侧卡接有轴承,套环通过轴承连接有给药杆,筒体靠近隔板的一端顶部安装有给药口,该组合式妇科给药器将现有的活塞式给药改为螺旋推送式,无需提前筒体的内部注入药物,因而不会出现药物泄露或筒体内无法注入药液的情况,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多孔妇科给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妇科外生殖系统疾病治疗通常都离不开外用药物,大多数都是使用一些送药器械将外治药物注入或涂抹在外生殖器内的病灶部位。以往的妇科给药所使用的都是类似于注射器类的器械,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现有器械仍然还存在着给药不够均匀,不能侧重病灶部位,注入的药物容易出现外溢等诸多的不足。即造成了大量药物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20448834.9公开的一种组合式多孔妇科给药器、CN201220488925.1公开的一种多用妇科给药器和CN201220634392.3公开的一种妇科给药器。
上述公开的这类活塞推进式给药器均存在同一种弊端,在向筒体内部注药的时候,药物进入筒内后因为筒体表面开设有许多的孔,容易导致药物从孔中流出,即便是将筒体置入药液中,并用活塞抽入的方式,由于内壁无法完全密封,因此不能产生负压,导致药物无法被抽入筒体的内部,即使药液粘稠,装药过程中任然会出现渗漏的情况,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向给药器内加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合式多孔妇科给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多孔妇科给药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套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表面胶黏有棉垫,隔板的底部还焊接有沿筒体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板,所述支板的一侧焊接有沿支板水平方向设置的握杆;
所述筒体的表面开设有给药孔,且筒体的一端内侧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设有挡板,套环的内侧卡接有轴承,套环通过轴承连接有给药杆,筒体靠近隔板的一端顶部安装有给药口,筒体的末端内侧还套接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握杆的外侧套设有套垫。
优选的,所述套垫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给药杆的外侧焊接有螺旋叶片,且螺旋叶片的表面与筒体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给药杆的一端穿过密封垫的内部,且给药杆的一端延伸至筒体外侧。
优选的,所述给药杆的末端外侧还设有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给药时,医护人员只需要转动旋钮即可通过螺旋叶片将药液从各个给药孔推入阴道内。
2、在筒体的外侧套接隔板,并在隔板的一侧胶黏棉垫,使用时棉垫与外阴接触,减少患者的不适,同时在隔板的一侧焊接支板,并在支板的表面安装握杆,方便医护人员给药时固定。
3、在筒体的顶部设置给药口,给药时可将药物从给药口导入筒体的内部。
综上所述,该组合式妇科给药器将现有的活塞式给药改为螺旋推送式,无需提前筒体的内部注入药物,因而不会出现药物泄露或筒体内无法注入药液的情况,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迎,未经王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0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