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电厂的快速升负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1916.8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雷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F22D5/34;F22D11/06 |
代理公司: | 32206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凝结水 高温凝结水 出水管路 进水管路 本实用新型 储热水罐 氮气管路 出水口 进水口 氮气 出口 氮气进气口 轴封加热器 多层孔板 负荷命令 负荷系统 出气口 除氧器 罐内部 汇流排 火电厂 凝汽器 电厂 电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电厂的快速升负荷系统,主要设备包括:高温凝结水进水管路、高温凝结水出水管路、储热水罐、低温凝结水进水管路、低温凝结水出水管路、氮气管路。其中高温凝结水进水管路与最高级低加的出口相连,高温凝结水出水管路与除氧器的出口相连,低温凝结水进水管路与轴封加热器的出口相连,低温凝结水出水管路与凝汽器相连,氮气管路与电厂氮气汇流排相连。在储热水罐上部有高温凝结水进水口与出水口,下部有低温凝结水进水口与出水口,顶部有氮气进气口与出气口。在储热水罐内部有2个多层孔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电网的升负荷命令快速作出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电厂热能动力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火电厂的快速升负荷系统。
背景技术
在火电厂中,煤燃烧生成水蒸汽,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由于煤粉输运、煤粉燃烧、水蒸汽生成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火电机组快速响应电网升负荷命令是机组运行中的一个难点。目前解决快速升负荷的方案主要集中在锅炉侧磨煤机的改造。本发明则提出一种新型的汽机侧增加凝结水储热系统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电厂的快速升负荷系统,在低负荷时,机组接受来自电网的升负荷命令,能够快速作出反应,提升发电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火电厂的快速升负荷系统,是在火电厂凝结水系统中增加一套储热系统。储热系统由储热水罐、凝结水管路、氮气管路构成;所述储热水罐立式布置,罐内压力约为300kPa,储热水罐中部为工作区域,工作区域上方及下方设有多层孔板,工作区域上部存储温度约为130ºC的高温凝结水,工作区域下部存储温度约为45ºC的低温凝结水;工作区域上部有高温凝结水的进水口、出水口,在工作区域的顶部有氮气进气口与出气口,在工作区域的下部有低温凝结水的进水口、出水口,所述凝结水管路分为:高温凝结水进水管路、高温凝结水出水管路、低温凝结水进水管路、低温凝结水出水管路;所述高温凝结水进水管路一端与电厂设备最高级低加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高温凝结水的进水口相连;所述高温凝结水出水管路一端与电厂设备除氧器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高温凝结水的出水口相连;所述低温凝结水进水管路一端与电厂设备轴封加热器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低温凝结水的进水口相连;低温凝结水出水管路一端与电厂设备凝汽器相连,另一端与低温凝结水的出水口相连;凝结水管路与氮气管路上均布置有阀门、压力测点、流量测点,所述高温凝结水出水管路上还布置有升压泵,所述低温凝结水出水管路上还布置有扩容器,所述氮气管路一端与电厂设备氮气汇流排相连,另一端与氮气进气口连接。
机组升负荷时,储热系统放热。高温凝结水从储热水罐流入除氧器,提高机组对升负荷的响应能力。同时低温凝结水从轴封加热器流入水罐底部,以保持水罐水位不变。在机组负荷稳定的时候,储热系统开始蓄热。高温凝结水从最高级低加流入储热水罐,同时储热罐中的低温凝结水流入凝汽器。储热水罐的顶部充满氮气,水罐在氮气的气氛下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工作区域内设有压力测点、液位测点、温度测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多层孔板的开孔率为20%-5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储热水罐与多层孔板的材料为不锈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电厂的快速升负荷系统,在低负荷时,机组接受来自电网的升负荷命令,能够快速作出反应,能够缩短响应时间,降低发电质量,维护电网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快速升负荷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储热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19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