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吸引器的网帽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4152.8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5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强;贾婷婷;张海钟;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11440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晓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部件 上部件 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 第一管道 医用硅胶 圆台状 网帽 吸力 端部形状 疏松结构 外部连通 牙龈瓣 吸入 连通 游离 损伤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吸引器的网帽,其包括:圆台状的上部件、圆台状下部件;下部件结合在上部件的正下方;上部件由医用硅胶制成,中部形成有与吸引器的端部形状对应的第一管道;下部件由医用硅胶制成,围绕下部形成多个孔,使得下部件形成为疏松结构;下部件上的孔与上部件的第一管道连通。通过在吸引器的端部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网帽,一方面可以防止半游离的牙龈瓣被吸引器吸入而损伤,另一方面通过压缩下部件改变其与外部连通的孔的横截面积的大小,调整对于患者的吸力的大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吸引器的网帽。
背景技术
在牙周膜龈手术中会存在一些体积较小的游离的软组织及半游离的牙龈瓣,在术中的缝合等过程中需要吸引器配合时,传统的可消毒金属吸引器往往吸力较大,容易对薄弱的半游离的牙龈瓣造成损伤,更有甚者,可能会将体积较小的游离龈及游离结缔组织等游离软组织误吸,给手术造成毁灭性的失误。此外,吸引器的对液体的吸入速度需要通过旋钮调整负压源的吸引力来调整,旋钮不是设置在吸引器上,因此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吸引器的网帽,其一方面可以防止半游离的牙龈瓣被吸引器损伤,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吸引器的吸入量。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吸引器的网帽,其包括:圆台状的上部件、圆台状下部件;下部件结合在上部件的正下方;
上部件由医用硅胶制成,中部形成有与吸引器的端部形状对应的第一管道;
下部件由医用硅胶制成,围绕下部形成多个孔,使得下部件形成为疏松结构;下部件上的孔与上部件的第一管道连通。
优选地,下部件形成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连通,且位于第一通道的正下方。
优选地,第二管道的底端形成有凸起部,当下部件被完全压缩时,凸起部插入第一管道的下端,封闭第一管道。
通过在吸引器的端部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网帽,一方面可以防止半游离的牙龈瓣被吸引器吸入而损伤,另一方面通过压缩下部件改变其与外部连通的孔的横截面积的大小,调整对于患者的吸引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吸引器的网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吸引器的网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吸引器的网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吸引器的网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吸引器的网帽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吸引器的网帽,其包括:圆台状的上部件10、圆台状下部件12;下部件12结合在上部件10的正下方。
上部件10由医用硅胶制成,中部形成有与吸引器的端部形状对应的第一管道11;下部件12由医用硅胶制成,围绕下部形成多个孔,使得下部件12形成为网状疏松结构;下部件12上的孔与上部件的第一管道11连通。
下部件12形成有第二管道13,第二管道13与第一管道11连通,且位于第一通道11的正下方。第二管道13的底端形成有凸起部14,当下部件12被完全压缩时,凸起部14插入第一管道11的下端,封闭第一管道11。
使用时,将吸引器的端部插入第一管道中,由此将本实用新型的网帽结合到吸引器上。多孔的下部件一方面阻止半游离的牙龈瓣被吸入吸引器;此外,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患者口中压缩下部件来改变与吸引器的端部连通的吸入口横截面积(即所有的孔的横截面街),由此改变吸引器的吸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41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流袋用携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科术后负压引流便携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