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光伏组串走线的线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6821.5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9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东;胡华友;吴云来;朱高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合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53 | 代理人: | 李非非;杨兴宇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卡 竖直板 侧板 线缆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电缆桥架 光伏组串 承载槽 固定部 水平板 走线 承载 边框 太阳能组件 连接固定 散热性能 穿管 拉弧 贴合 垂直 火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串走线的线卡,其中:所述线卡包括固定部和线缆承载部;所述固定部包括L形型材,该L形型材包括竖直板和连接在所述竖直板上的水平板,其中所述竖直板贴合太阳能组件的垂直于安装面的边框设置;所述线缆承载部包括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包括底板和分别连接至所述底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水平板连接固定。实施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组串线缆出现拉弧火灾的风险,同时,该线卡相比于穿管或电缆桥架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相比于电缆桥架具有更低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电连接的外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串走线的线卡。
背景技术
目前的分布式屋面光伏系统中存在光伏组件需要串联安装的情况,使用组串光伏电缆将各个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输送至汇流箱或逆变器。其中,太阳能电池阵列之间的组串走线通常采用扎带或线丝绑扎的方式,将其绑扎成束后,采用线缆穿管或电缆桥架进行线缆保护,其中穿管也多采用扎带绑扎的方式悬吊在阵列之间。该走线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实际施工中,绑扎的方式受施工队施工水平影响较大,不规范的施工导致电缆及其接头以较为松散的方式散落在安装面上,因此存在直流电拉弧引起火灾的风险;2、穿管的安装效率低,扎带容易老化断裂导致安装可靠性不足,并且穿管内空间狭小不利于散热,多条绑扎在一起的线缆自发热导致局部热量堆积损坏线缆,穿管自身也较容易积水;3、电缆桥架的密封特性导致通风效果较差,同样不利于线缆散热,并且电缆桥架的型材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串走线的线卡,其中:
所述线卡包括固定部和线缆承载部;
所述固定部包括L形型材,该L形型材包括竖直板和连接在所述竖直板上的水平板,其中所述竖直板贴合太阳能组件的垂直于安装面的边框设置;
所述线缆承载部包括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包括底板和分别连接至所述底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水平板连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线卡中所述竖直板上设置用于容纳固定销通过的多个贯穿孔;所述竖直板通过所述固定销贴合连接在所述边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线卡中所述竖直板的顶部与平行于所述太阳能组件的电池板延伸的第一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与平行于所述水平板延伸的第二限位板连接,所述水平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第一侧板合围成用于容纳所述太阳能组件平行于所述安装面的边框插入的限位插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线卡中所述竖直板、所述水平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一体成型;所述竖直板、所述水平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为刚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线卡中所述线缆承载部还包括遮蔽件,该遮蔽件设置在所述承载槽内并至少遮挡部分所述底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线卡中所述遮蔽件为拱形遮阳瓦,所述拱形遮阳瓦的末端平行于底板延伸形成限位端;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限位条孔,所述限位端置于与其较近的所述限位条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光伏组串走线的线卡用于线缆走线施工可满足规范化施工需求,线缆放置在承载槽中保证了线缆与安装面的分离,大大降低了组串线缆出现拉弧火灾的风险,同时,该线卡相比于穿管或电缆桥架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相比于电缆桥架具有更低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68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极防雷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光伏组件间接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