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温低压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8881.0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9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成;虞桂宝;赵强;钱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洋电缆集团泰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42;H01B7/02;H01B7/22;H01B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主体 感应线圈 感应器 温度传感器 信号传输器 填充物 控制器 散热 内壁 本实用新型 电缆 绝缘层 低压电缆 电性连接 接地导线 热量散发 外壳上部 运行过程 智能控温 钢绞线 固定座 加强层 主导线 上套 发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控温低压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感应器、感应线圈、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信号传输器和散热填充物,所述电缆主体上套装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的两端电性连接在感应器上,所述感应器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感应线圈右侧的电缆主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右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外壳上部的内壁上安装有信号传输器,所述电缆主体由主导线、接地导线、散热填充物、钢绞线加强层和第一绝缘层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电缆主体、感应器、感应线圈、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信号传输器和散热填充物,解决了电缆发热难以控制,电缆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较难,不便于电缆的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控温低压电缆。
背景技术
自有电缆以来许许多多专家技术人员都在为电缆的安全运行努力着,为了提高载流量,减小铺设中的局部发热瓶颈,在电缆产品上研发出了负离子水冷却,气体冷却,绝缘油冷却等产品,但都因为成本高昂,施工技术繁锁复杂,而使电力系统发展缓慢,用电相当紧张,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缆载流量的选择涉及到电网安全运行,关系供电安全可靠性的。同样截面的电缆在不同敷设方式,同样温升条件下的载流量是不同的。如果设计载流量的取值过大,将会使电缆导体温度超过额定温度,从而导致电缆热击穿;如果设计载流量的取值过小,则会使投资成本增加,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但是,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不足:
1.电缆发热难以控制,不便于使用;
2.电缆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较难,不便于电缆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温低压电缆,解决了电缆发热难以控制,电缆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较难,不便于电缆的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温低压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感应器、感应线圈、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信号传输器和散热填充物,所述电缆主体上套装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的两端电性连接在感应器上,所述感应器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感应线圈右侧的电缆主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右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外壳上部的内壁上安装有信号传输器,所述电缆主体由主导线、接地导线、散热填充物、钢绞线加强层和第一绝缘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接地导线安置在电缆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主导线分布在接地导线的外部,所述主导线和接地导线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散热填充物。
优选的,所述主导线为四个,且主导线关于接地导线的中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主导线的外径大于接地导线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主导线和接地导线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电缆主体的外部,所述钢绞线加强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与散热填充物之间。
优选的,所述散热填充物中设置有第一安置槽和第二安置槽,所述主导线安置在第一安置槽中,所述接地导线安置在第二安置槽中。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传到分别与感应器、温度传感器、信号传输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器通过局域网络与控制机房的管理PC无线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温低压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洋电缆集团泰州有限公司,未经南洋电缆集团泰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8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用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用便于铺设的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