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床生物挂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8971.X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9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铁超;毕雪娟;常礼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林环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框架 下框架 生物绳填料 固定管 尼龙网 本实用新型 生物挂膜 连接绳 浮床 打结 水面 固定设置 绑扎 边角 浮球 配重 缠绕 简易 河道 灵活 | ||
1.一种浮床生物挂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管、生物绳填料、设置于水面上的上框架和设置于水面下的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表面绑扎有尼龙网,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连接绳Ⅰ相连接,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设置有生物绳填料,生物绳填料两端分别与上框架上的尼龙网和下框架上的尼龙网相连接,上框架上设置有浮球,下框架底部边角连接有配重,固定管固定设置于河道驳岸,固定管通过连接绳Ⅱ与上框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浮床生物挂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框架和下框架均由通过弯头和三通将PPR管相连接所组成的密封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浮床生物挂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球均布设置于上框架上,浮球与浮球之间的间距为30cm-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浮床生物挂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框架上的尼龙网上设置有漂浮植物,漂浮植物为凤眼莲、粉绿狐尾藻或铜钱草。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浮床生物挂膜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绳填料由中心绳、弹性材料和软性材料构成,弹性材料和软性材料在中心绳上走线以蛇形瓣带式编织方式制成瓣带式,形成环状纤维构成的放射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浮床生物挂膜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绳填料均布在上、下框架之间,密度为15-25根/㎡。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浮床生物挂膜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包括配重盒和设置于配重盒内填料,填料为空心砖或碎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林环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林环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89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生态修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