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9744.9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5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梅;阮志敏;朱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2/06 | 分类号: | A63B22/06;A63B71/06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5010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杆 支撑壳 活动槽 活动体 连接杆 连接体 本实用新型 心血管内科 锻炼装置 水平设置 转动设置 床体 锻炼 延长使用寿命 对称设置 两侧设置 螺纹连接 驱动电机 竖直设置 转动连接 踏板 穿出 转动 驱动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水平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体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槽中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两个所述活动杆之间水平设置有活动体,所述活动体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活动杆螺纹连接,所述活动体的中部竖直设置有支撑壳,所述支撑壳中转动设置有锻炼轮,所述锻炼轮的两侧设置有Z字形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出所述支撑壳,且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支撑壳外部的端部转动设置有锻炼踏板。本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能够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现有技术中的心血管病人在病床上护理训练的时候大多数没有器材,病人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相关的动作,徒手训练效果很差,且没有负重练习,训练的强度难以调节。
目前,市场上具有一款公告号为CN 208260110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可以较好的用于心血管患者进行锻炼,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患者施加给训练踏板的作用力都通过活动板传导给了横向电动推杆,并由横向电动推杆承受,容易对横向电动推杆与外部电机的连接处产生损坏,从而导致锻炼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旨在解决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水平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体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槽中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两个所述活动杆之间水平设置有活动体,所述活动体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活动杆螺纹连接,所述活动体的中部竖直设置有支撑壳,所述支撑壳中转动设置有锻炼轮,所述锻炼轮的两侧设置有Z字形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出所述支撑壳,且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支撑壳外部的端部转动设置有锻炼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体上还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与所述连接体之间形成电机空间,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电机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体包括与所述支撑壳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两个所述活动杆螺纹连接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呈长条形,且所述活动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活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部的纵截面形状与所述活动槽的纵截面形状相配合,所述活动部活动贴合于所述活动槽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壳上转动设置有调节螺帽,穿过所述支撑壳以及所述调节螺帽并与所述支撑壳活动连接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调节螺帽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正对于所述锻炼轮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靠近所述锻炼轮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圆弧形的调节片,所述调节片可贴合于所述锻炼轮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片的两侧活动贴合于所述支撑壳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锻炼踏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床体的侧部设置有计时器,还包括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计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9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爬山机
- 下一篇: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