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卷轮座螺母错装漏装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0029.2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2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唐韵;游喜;屈圩;王玲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世德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陈立荣 |
地址: | 408400 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近开关 下活动板 螺母 检验孔 错装 漏装 上固定板 检验架 卷轮座 种检测 气缸 检验 程序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 准确度 插针总成 感应原理 工作效率 技术效果 计数装置 检测结果 人为失误 提醒单元 侧边架 内固定 伸缩杆 工作台 减小 检测 | ||
一种检测卷轮座螺母错装漏装的设备,包括工作台、程序控制单元和提醒单元;工作台上设有检验座,检验座上设有检验孔Ⅰ,检验孔Ⅰ内对应设有接近开关Ⅰ,检验座的上部设有检验架上,检验架包括上固定板,下活动板以及侧边架;上固定板顶部固定有第一气缸,底部固定有接近开关Ⅱ,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下活动板连接;下活动板上固定有与接近开关Ⅱ相对应的插针总成;下活动板的检验孔Ⅱ内固定有接近开关Ⅲ;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接近开关的感应原理检测螺母是否漏装错装,减小了工作劳动强度;检测结果准确度高,避免人为失误;带有计数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测卷轮座螺母错装漏装的设备。
背景技术
卷轮座是汽车玻璃升降器中重要的配套零件之一,它一般安装在车门上,其上设有多个螺母,不仅用于与车门固定连接,还用于固定卷轮座内部的卷线轮和电机。
现有技术中,卷轮座是采用注塑的工艺制作而成的,而螺母的安装也是在注塑过程进行的;模具内固定有多个直径与待装螺母孔径相匹配的插销,在注塑前,操作人员按照产品规格将各种螺母挂装在相应位置的插销上,再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注入模具内以制成所需形状,螺母即嵌入到卷轮座上,这样不仅减少了螺母的组装工序,螺母安装的结构稳固性也得到了提高;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由于疏忽会漏装螺母或者将规格较大的螺母挂装到本该装较小螺母位置,这种情况下的注塑件将影响后期玻璃升降器总成的装配,属于报废产品。
因此,卷轮座注塑完成并冷却后,还需要人工查看卷轮座螺母是否漏装,然后采用塞规对卷轮座螺母逐个进行通止检测,查验是否错装;但是这种检测方式,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卷轮座螺母错装漏装的设备及检测方法,它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检测卷轮座螺母错装漏装的设备,包括工作台,还包括程序控制单元和提醒单元;工作台上设有检验座,检验座上设有检验孔Ⅰ,检验孔Ⅰ内对应设有接近开关Ⅰ,接近开关Ⅰ的感应端与检测孔Ⅰ顶部平齐;检验座的上部设有检验架上,检验架包括上固定板,下活动板以及侧边架,上固定板固定在侧边架上,侧边架固定在工作台上;上固定板顶部固定有第一气缸,底部固定有接近开关Ⅱ,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下活动板连接;下活动板上固定有与接近开关Ⅱ相对应的插针总成;下活动板上还设有检验孔Ⅱ,检验孔Ⅱ内固定有接近开关Ⅲ,接近开关Ⅲ的感应端露出下活动板底面;接近开关Ⅰ、接近开关Ⅱ、接近开关Ⅲ以及提醒单元均与程序控制单元电连接。
该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卷轮座按照其轮廓放置在检验座上,光纤传感器检测到存在待测产品,将信号反馈到程序控制单元,进行步骤S2;
S2. 接近开关Ⅰ检测卷轮座底部与接近开关Ⅰ对应的位置是否有螺母,若有接近开关Ⅰ检测不到信号,则判定卷轮座底部的螺母漏装,程序控制单元控制三色灯红灯闪烁,进行步骤S3;当所有接近开关Ⅰ均检测到信号,判定卷轮座底部的螺母没有漏装,进行步骤S4;
S3. 操作人员将卷轮座从检验座中取出并按照不良品进行处理,进行步骤S7;
S4.由程序控制单元控制第二气缸拉动检验座,使检验座移动到检验架下活动板的底部,使检验孔Ⅰ与插针总成上下对应,程序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气缸带动下活动板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插针总成内的插针向位于检验孔Ⅰ处的卷轮座的螺母移动,同时带动接近开关Ⅲ向卷轮座上部螺母移动;当插针不能够通过螺母孔时,插针向上移动,插针顶部靠近接近开关Ⅱ的感应端,若所有接近开关Ⅱ均检测到信号,同时所有接近开关Ⅲ均检测到信号,进行步骤S5;
若有插针能够通过螺母孔或者若有接近开关Ⅲ没有检测到信号时,则判定卷轮座底部的螺母错装或者卷轮座上部的螺母漏装,进行步骤S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世德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世德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0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