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防脱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0325.2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2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器防脱扣 | ||
一种输液器防脱扣,所述防脱扣为一体成型,包括中心轴同轴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边缘和底板边缘之间设置一圈侧壁,所述顶板和底板中心均设置通孔,所述顶板中心的通孔内设置向下延伸的、带有上下通透的内孔的圆柱状套筒,所述套筒内孔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所述套筒上部外壁与顶板中心通孔孔壁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输液防脱扣工艺复杂、安全性差、防脱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护理器具,具体为输液器防脱扣。
背景技术
在医疗工作中,时常需要为患者输液,但是不能保证输液环境时刻良好,比如在野外、战时或者转移患者时,容易使输液器脱落,有时患者躁动或体位改变时也会使输液器脱落,影响输液治疗。
现有的防脱扣结构复杂,不适合用于繁忙的医院护理工作中;另一方面,现有防脱扣的效果不好,依然容易脱落;目前还有一种方法是将插入输液器瓶口的针头根部设置成倒刺状,但是制作麻烦,倒刺容易扎到人或扎破输液装置,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器防脱扣,解决现有输液防脱扣工艺复杂、安全性差、防脱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器防脱扣,所述防脱扣为一体成型,包括中心轴同轴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边缘和底板边缘之间设置一圈侧壁,所述顶板和底板中心均设置通孔,所述顶板中心的通孔内设置向下延伸的、带有上下通透的内孔的圆柱状套筒,所述套筒内孔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所述套筒上部外壁与顶板中心通孔孔壁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侧壁为竖直平壁。
优选地,所述侧壁为四个竖直平板组成,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平板互相垂直、首尾相接;所述侧壁的顶沿、底沿分别与顶板外边缘、底板外边缘相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侧壁为中部外凸的曲壁;所述侧壁的顶沿、底沿分别与顶板外边缘、底板外边缘相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防脱扣的材质为透明柔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防脱扣连接时,所述防脱扣顶板内套筒的底面卡在输液袋底部出液管处卡环一上方,所述防脱扣底部通孔顶面卡在输液针针头底部输液管上的卡环二下方。
优选地,所述卡环一是在输液袋底部出液管外壁上与其一体成型外圆环体结构;所述卡环二是在输液针针头底部输液管外壁上与其一体成型外圆环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1)防脱扣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
2)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防脱扣材质柔和,安全性更高;并可重复使用;
3)患者活动度大幅提高,护理安全性提高,进而减少工作量,减少感染风险,可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4)使用本实用新型防脱扣,输液针从输液瓶或输液袋中滑脱机率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防脱扣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防脱扣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防脱扣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防脱扣实施例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防脱扣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防脱扣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防脱扣实施例二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防脱扣实施例二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0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尘风箱
- 下一篇:一次性妇产科用可拆卸式消毒手术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