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筋材的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1406.4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6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忠;金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形装置 浸胶槽 挤胶 筋材 模具 定型模具 纤维筋材 纵向缠绕 导纱孔 预成型 辊子 纱架 塑形 转动 本实用新型 缠绕纤维 牵引装置 切割装置 纤维导向 纤维集束 纤维束 多股 挤压 纤维 延伸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筋材的生产线,包括纱架、浸胶槽、挤胶模具、纵向缠绕装置、塑形装置、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所述纱架提供多股连续的纤维,所述浸胶槽上设置有多个导纱孔,所述浸胶槽内还设置有辊子,导纱孔用于纤维导向,辊子用于纤维集束,在所述浸胶槽上部设置所述挤胶模具,所述挤胶模具的水平一侧设置所述纵向缠绕装置,在移动的纤维束外圈上进行缠绕纤维预成型,预成型后的筋材由所述塑形装置进行塑形,所述塑形装置上设置有4个定型模具,所述塑形装置转动,通过所述定型模具挤压在筋材上转动使筋材塑形并向外延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纤维筋材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复合材料拉挤工艺过所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纤维供给装置、树脂浸渍槽、预成型装置、加热成型模口、拉拔装置,切割装置等。该生产线一般适用于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等在常温下拥有低反应活性等特性的树脂体系。
在生产纤维筋时都存在二次加工的过程,即先由此生产线拉挤出所需直径的纤维筋未固化筋体,再通过人工摆放在相应模具内加热固化成型,生产过程不是一次成型,生产的筋材达不到整体成型的强度,且多次加工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维筋材的生产线,在传统的生产线中加入塑形装置,使生产的筋材一体成型固化,保证了强度,节省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维筋材的生产线,包括纱架、浸胶槽、挤胶模具、纵向缠绕装置、塑形装置、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所述纱架提供多股连续的纤维,所述浸胶槽上设置有多个导纱孔,所述浸胶槽内还设置有辊子,导纱孔用于纤维导向,辊子用于纤维集束,在所述浸胶槽上部设置所述挤胶模具,所述挤胶模具的水平一侧设置所述纵向缠绕装置,在移动的纤维束外圈上进行缠绕纤维预成型,预成型后的筋材由所述塑形装置进行塑形,所述塑形装置上设置有4个定型模具,所述塑形装置转动,通过所述定型模具挤压在筋材上转动使筋材塑形并向外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塑形装置还包括模具安装板、模具安装孔和驱动装置,所述定型模具安装在所述模具安装孔上。在生产不同尺寸产品时,只需在模具安装板上钻孔并重新安装模具即可,不需要再制作生产模具,一方面节约了模具制作材料及工时;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中所有纤维都是受力状态,使得纤维筋产品也和直筋一样有好的强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和传动链,所述传动链同步安装在所述模具安装板的中心轴和所述电机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模具安装板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塑形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塑形装置轮替使用。这样设置,配套2套所述塑形装置可实现24小时连续化生产;当缠满一模具产品后把模具机架沿导轨挪走,把新的模具机架安放到位即可进行下一模的缠绕;从而形成不间断生产,极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在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线中加入塑形装置,使生产的筋材一体成型固化,保证了强度,节省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②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树脂可以是常温固化配方的不饱和树脂也可以是环氧树脂。常温固化配方使得整个生产过程环境友好性得到极大提高,符合绿色环保的行业发展趋势;③常温固化配方的树脂通过自动计量装置进行各种材料的称量、混合及注入浸胶槽内,机械化操作保证了配料的准确性,树脂用多少配多少无原材料浪费等情况出现;④本实用新型在生产不同尺寸产品时,只需在模具安装模上钻孔并重新安装模具即可,不需要再制作生产模具,一方面节约了模具制作材料及工时,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中所有纤维都是受力状态,使得筋材产品也和直筋一样有好的强度;⑤配套2套所述塑形装置可实现24小时连续化生产,当缠满一模具产品后把当前塑形装置沿导轨挪走,把新的塑形装置安放到位即可进行下一模的缠绕,从而形成不间断生产,极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1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纤维管道生产装置
- 下一篇:隐形眼镜水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