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2176.3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4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施玉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苑滨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可视区 过渡槽 可视区 盖板 油墨层 本实用新型 强度影响 内边缘 台阶状结构 盖板本体 减薄区域 气泡现象 贴合效果 不良率 面减薄 圈环状 良率 两层 碰碎 油墨 坡度 环绕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其具有可视区和非可视区,所述非可视区环绕所述可视区设置;所述可视区和非可视区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槽;所述非可视区上设置有至少两层油墨层,每层油墨层的内边缘落在所述过渡槽内。本实用新型的盖板,其在可视区和非可视区的连接处设置过渡槽,则形成在所述非可视区的每层油墨层的内边缘均落在所述过渡槽内,使得油墨的台阶状结构变得平缓,由于坡度较小,不会有气泡现象,贴合效果更佳;而且减薄区域只有一圈环状过渡槽,盖板的强度影响很小,对制作良率提高也有好处。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整面减薄非可视区造成盖板强度影响大以及易出现边缘碰碎等不良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盖板。
背景技术
目前盖板边缘丝印有数层油墨,每一层油墨之间难以避免的会有一些台阶状的段差,光学胶在此段差处容易产生气泡。当光学胶厚度更薄的时候,油墨的段差影 响将会加重,贴合时更容易产生气泡。光学胶需要一定的厚度才能不被段差影响,否则会造成气泡,这限制了模组的整体厚度,影响了手机轻薄化。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721667080.1一种盖板的技术方案,具体地,如图1所示,其提出了一种盖板,其包括盖板本体1’,所述盖板本体1’的中部具有可视区域VA,所述可视区域的外周部至边缘具有凹陷区域2’,所述凹陷区域2’中具有油墨填充层3’,所述油墨填充层3’上表面的高度与所述可视区域上表面的高度差值在预设值内,能够避免油墨段差的出现,杜绝贴合产生气泡,降低整体厚度。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该方案是将非可视区(非VA)进行整面减薄,且由于非可视区位于盖板边缘,如此设计之后,不仅对盖板的强度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盖板边缘减薄后易出现边缘碰碎等不良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盖板,其在可视区和非可视区的连接处设置过渡槽,则形成在所述非可视区的每层油墨层的内边缘均落在所述过渡槽内,使得油墨的台阶状结构变得平缓,由于坡度较小,不会有气泡现象,贴合效果更佳;而且减薄区域只有一圈环状过渡槽,盖板的强度影响很小,对制作良率提高也有好处。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整面减薄非可视区造成盖板强度影响大以及易出现边缘碰碎等不良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其具有可视区和非可视区,所述非可视区环绕所述可视区设置;所述可视区和非可视区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槽;所述非可视区上设置有至少两层油墨层,每层油墨层的内边缘落在所述过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渡槽朝向所述非可视区的一侧为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渡槽的宽度为0.2~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的一种改进,上下层油墨层的内边缘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的一种改进,上下层油墨层的内边缘错开形成台阶。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的一种改进,上层油墨层的内边缘超过且覆盖下层油墨层的内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的一种改进,每层油墨层厚度为5~8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渡槽的深度不大于多层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针对现有盖板整面减薄非可视区造成盖板强度影响大以及易出现边缘碰碎等不良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盖板,其在可视区和非可视区的连接处设置过渡槽,则形成在所述非可视区的每层油墨层的内边缘均落在所述过渡槽内,使得油墨的台阶状结构变得平缓,由于坡度较小,不会有气泡现象,贴合效果更佳;而且减薄区域只有一圈环状过渡槽,盖板的强度影响很小,对制作良率提高也有好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2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展开的轻型通信指挥箱组
- 下一篇:一种非煤矿山井下人或车感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