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悬浮物浓度多角度组合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3852.9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4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宁更新;景广豫;周镓杰;杨萃;张军;冯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29/02;G01N29/22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能器 悬浮物 锯齿 回波信号 测量 测量信号频率 组合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 角度可调节 收发换能器 测量水质 测量信号 多次测量 防水材料 高斯噪声 极点模型 卡扣结构 浓度分布 支架固定 组合测量 鲁棒性 全透射 求解 建模 时长 线度 发射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回波信号建模的水下悬浮物浓度多角度组合测量装置,利用带限的高斯噪声作为测量信号,发射时长不受测量信号频率范围的限制,可灵活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测量环境;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建立零极点模型,得到更精准的悬浮物线度大小;使用角度可调节的锯齿支架固定收发换能器,通过改变锯齿夹角进行多角度组合测量,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更好;在每个测量角度下进行多次测量,并对测量求解结果取平均,能更好地反映当前角度下的悬浮物浓度分布情况,测量结果的鲁棒性更好;考虑到待测量水质可能会影响换能器的性能,采用卡扣结构固定换能器以方便进行更换,同时用全透射的防水材料保护换能器,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悬浮物动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回波信号建模的水下悬浮物浓度多角度组合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悬浮物浓度是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综合反映水体的水质特征,是水质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水下悬浮物的检测技术,对水质监控和海洋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目前水下悬浮物浓度(以下简称为SSC)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过滤重量法、光学法、遥感技术和声学法。其中声学法通过分析液体中声学后向反射强度来测量SSC,具有快速直观、覆盖面积大的优点。目前的声学法测量水下悬浮物浓度,如CA201610229384.3、CA201710474523.3等方法,仅需单次测量就可以得到很大范围内悬浮物线度大小以及浓度相对分布,操作简单便捷。但是上述方法也存在以下不足:测量角度单一,由于悬浮物在水体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单一角度测量不够准确;测量信号的发射时长受限于LFM信号的频率范围,无法灵活调整;信号模型单一,实际情况中回波信号包含反射信号和透射信号,将其建模为单一的全零点模型或全极点模型不能很好拟合实际情况;并且现有方法都只进行单次测量,测量结果的鲁棒性不够好。
此外现有基于信号建模的水下悬浮物浓度测量装置,多采用常规矩阵结构。这类常规矩阵结构固定、维护困难,同时抗干扰性差,不能进行灵活调整。
为了克服现有悬浮物浓度测量方法的不足,亟待提出一种基于回波信号建模的水下悬浮物浓度多角度组合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回波信号建模的水下悬浮物浓度多角度组合测量装置。为了克服单一角度测量不够准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角度可调的测量装置,通过多角度组合测量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克服单次测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每个角度下进行多次测量,并对测量求解结果取平均,以提高测量结果的鲁棒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基于回波信号建模的水下悬浮物浓度多角度组合测量装置,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交互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收发模块、电源模块,以及辅助测量的反射体和测量腔。收发模块连同反射体、测量腔构成测量模块。
所述的交互模块由输入输出单元、串口通信单元以及显示器组成,与数据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相连。测量装置使用者根据应用场景由输入输出单元输入控制命令,经过串口通信单元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的结果也是通过串口通信单元返回,并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器(采用STM32F407芯片)、A/D转换器、D/A转换器、串口通信单元,与交互模块、收发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相连。数据处理模块根据交互模块的控制命令,产生测量信号交给收发模块发射,并接收从收发模块传回的数据;将接收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串口通信单元将结果返回给交互模块。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一个大容量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换能器阵列收到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3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厂用粉尘检测系统
- 下一篇:高可靠触点式降尘杆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