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增层拖换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4025.1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9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志;石军乐;刘艾轩;梁志峰;范金锋;邱斌;林华炳;张永峰;江建;周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深圳市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44356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唐敏;江文鑫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钢管柱 支托 建筑物结构 灌注桩 增层 底板 施工结构 竖直布置 支托结构 本实用新型 力学性能 水平布置 有效解决 沉降 原结构 原有的 减小 稳固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增层拖换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地下室增层拖换施工结构,用于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地下室增层拖换;包括新增地下室层;新增地下室层包括底板以及顶板,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竖直布置的灌注桩;多个灌注桩的上部连接有竖直布置的钢管柱,钢管柱延伸至顶板的上方;多个钢管柱的顶部支托有水平布置的拖换梁,拖换梁用于支托上方原有的建筑物结构;这样,灌注桩、钢管柱以及拖换梁整体构成了用于支托新增地下室层上部的建筑物结构的支托结构,该支托结构支托稳固,力学性能好,这种施工结构有效解决了原结构基础易发生沉降的问题,钢管柱的采用可以有效减小柱的截面积而且有利于柱表面的清理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增层拖换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地下室增层拖换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拖换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拖换技术直到20世纪30年代兴建美国纽约市的地下铁道时才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地下室增层结构的大量施工,对增层拖换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地下室增层托换项目中,地下室施工类似盖挖逆作法施工,先施工桩基、地下室框架柱、托换梁,完成上部结构整体的托换,然后进行地下室土方工程及截柱、拆除原基础,地下室底板施工,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地下室主体施工。在此过程中,如何控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是保证上部结构安全的关键问题。影响基础沉降的因素包括地下水的升降以及地基土的扰动。
现有技术中,地下室增层拖换施工结构的基础不稳固,容易发生沉降,尤其是由于地下水升降或者地基土扰动而造成的沉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地下室增层拖换施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室增层拖换施工结构不稳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地下室增层拖换施工结构,用于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地下室增层拖换;包括新增地下室层;所述新增地下室层包括底板以及顶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竖直布置的灌注桩;多个所述灌注桩的上部连接有竖直布置的钢管柱,所述钢管柱延伸至所述顶板的上方;多个所述钢管柱的顶部支托有水平布置的拖换梁,所述拖换梁用于支托上方原有的建筑物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灌注桩包括向下旋挖形成的桩孔、下放至所述桩孔内的第一钢筋笼以及灌注至所述桩孔内的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柱包括钢管、下放至所述钢管内的第二钢筋笼以及灌注至所述钢管内的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具有用于嵌入所述桩孔内的嵌入段,所述嵌入段与所述桩孔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嵌入段的外周环设有环形钢筋笼,所述环形钢筋笼嵌入所述桩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的底部焊接有用于防止钢管内的第二钢筋笼下落至钢管外的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拖换梁包括用于提升所述拖换梁的整体强度的钢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结构与所述第二钢筋笼通过钢筋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室增层拖换施工结构,用于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地下室增层拖换;通过设置新增地下室层;新增地下室层包括底板以及顶板,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竖直布置的灌注桩;多个灌注桩的上部连接有竖直布置的钢管柱,钢管柱延伸至顶板的上方;多个钢管柱的顶部支托有水平布置的拖换梁,拖换梁用于支托上方原有的建筑物结构;这样,灌注桩、钢管柱以及拖换梁整体构成了用于支托新增地下室层上部的建筑物结构的支托结构,该支托结构支托稳固,力学性能好,这种施工结构有效解决了原结构基础易发生沉降的问题,钢管柱的采用可以有效减小柱的截面积而且有利于柱表面的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增层拖换施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深圳市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深圳市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4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