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4426.7 | 申请日: | 2019-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6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李显文;李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A47J36/04;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纹路 粗化 锅体 釉层 本实用新型 挤压成型 内表面 陶瓷锅 耐热性 后续产品 冷热冲击 喷砂工艺 不粘层 导磁层 潜在的 透气性 暗纹 冲击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无釉层区;所述锅体包括锅底,所述锅底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挤压成型有粗化纹路,所述粗化纹路设置在所述无釉层区上,具有所述粗化纹路的无釉层区上还设有导磁层和/或不粘层。本实用新型挺高了锅体的透气性、耐热性和耐冷热冲击性,且通过挤压成型的粗化纹路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采用喷砂工艺对陶瓷锅锅胚产生的冲击力,避免了造成潜在的暗伤暗纹而导致后续产品开裂、寿命降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锅。
背景技术
电磁炉时采用磁场感应电流进行加热的一种设备,其通过线圈通电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有铁质的锅具放置在电磁炉的加热面板上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涡流,涡流使锅具底部铁质材料中的自由电子呈漩涡状交变运动,通过电流的焦耳热使锅底发热。交变电流使得锅具本身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
陶瓷材质的锅具因具有成本低、不生锈,并且烹饪过程中能够保持食物的原滋原味的优点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因陶瓷没有导电性,无法在电磁感应中产生热量,因此单纯的陶瓷材质的锅具不能与电磁加热烹饪器具配合使用。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陶瓷上热喷涂、贴片、印刷银浆或者采用等离子喷涂铝涂层的方式来制作可以用于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的陶瓷锅具。但上述方式制备的导磁层大多具有附着力差、容易脱落等问题。而且直接在陶瓷锅体上热喷涂导磁层,会对锅体造成损伤。
为增加导磁层的附着力,现有技术还会采用常规的喷砂工艺使锅体表面粗化。使用喷砂工艺来成型所述粗化表面存在下述缺陷:喷砂工艺会对陶瓷锅体产生冲击力,可能会造成潜在的暗伤暗纹,这些暗伤暗纹会导致后续产品开裂等问题,严重降低陶瓷锅具的使用寿命。
此外,为获取细腻的外观和丰富的颜色色泽,现有的陶瓷锅具一般在内外表面设置包含黏土、长石、石英及锂辉石等材料的瓷釉层,设置瓷釉层虽然能够提升锅具的外观效果,但是瓷釉层使锅具的透气性能变差,从而降低了陶瓷锅具的耐热性和耐冷热冲击性。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陶瓷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无釉层区;所述锅体包括锅底,所述锅底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挤压成型有粗化纹路,所述粗化纹路设置在所述无釉层区上,具有所述粗化纹路的无釉层区上还设有导磁层和/或不粘层。
所述锅底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有导磁层。
所述导磁层为导磁银浆层或导磁银合金浆层。
所述导磁层为磁性金属层。
所述导磁层为铁层、铁合金层、钴层、钴合金层、镍层或镍合金层。
所述导磁层与所述粗化纹路之间设置有过渡导热层。
所述过渡导热层为铝层、铝合金层、铜层或铜合金层。
所述锅底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有不粘层。
所述导磁层背对所述锅底的一侧设置有不粘层。
所述导磁层背对所述锅底的一侧设置有不粘层,所述导磁层与所述不粘层之间设置有保护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4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铝箔盒
- 下一篇:一种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