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壳体与电池包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4570.0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结构 安装孔 车体 底护板 下壳 固定件 穿过 本实用新型 安全运行 电池包壳 电池模组 壳本体 下壳体 种下壳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壳体与电池包壳,在下壳本体上安装第一安装结构,通过固定件穿过第一安装孔与车体上的安装孔,使得第一安装结构稳定安装在车体上,从而使得下壳本体稳定固定在车体上。同时,通过固定件穿过第二安装孔与底护板上的安装孔,使得第一安装结构同时稳定安装在底护板上,从而使得下壳本体在底护板上也得到稳定固定。如此,通过第一安装结构,使得下壳本体得到稳定固定,从而使得下壳体稳定安装在车体上,进而有利于保证电池模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壳体与电池包壳。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新能源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的电机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蓄电池供电,而蓄电池一般以电池包的形式通过电池包壳固定安装于电动汽车上。
电池包壳通常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电池模组安装在下壳体内。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通常给下壳体带来剧烈震动,导致下壳体无法稳定固定在车辆上,从而严重影响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下壳体与电池包壳,它能够稳定固定在车体上。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壳体,包括:下壳本体;与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装设在所述下壳本体上,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与车体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与底护板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
上述的下壳体,在下壳本体上安装第一安装结构,通过固定件穿过第一安装孔与车体上的安装孔,使得第一安装结构稳定安装在车体上,从而使得下壳本体稳定固定在车体上。同时,通过固定件穿过第二安装孔与底护板上的安装孔,使得第一安装结构同时稳定安装在底护板上,从而使得下壳本体在底护板上也得到稳定固定。如此,通过第一安装结构,使得下壳本体得到稳定固定,从而使得下壳体稳定安装在车体上,进而有利于保证电池模组安全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支撑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装设在所述下壳本体上,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着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壳体还包括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装设在所述下壳本体上,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与所述底护板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承载件与第三连接件,所述承载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装设在所述下壳本体上,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本体包括后横梁,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后横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本体包括前横梁,所述前横梁上设有进出水管。
一种电池包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与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4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纽扣型电池
- 下一篇:电池包以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