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肢悬吊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6137.0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1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丁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0 | 分类号: | A61F5/40;A63B23/16;A63B21/02 |
代理公司: | 41131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肢托板 悬吊 左端部 倾斜向上 手部活动 锻炼 倾斜向上设置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接 锻炼装置 上肢悬吊 手部功能 血液回流 上肢 手腕部 颈部 手部 吊环 五指 恢复 保证 | ||
一种上肢悬吊锻炼装置,包括悬吊布,悬吊布的顶部连接有颈部吊环,悬吊布的底部连接有上肢托板,上肢托板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上肢托板的左端部倾斜向上设置,上肢托板的左端部设有手部活动锻炼组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肢托板对上肢进行悬吊,其中上肢托板的左端部倾斜向上,这样设置的目的可以保证手腕部倾斜向上,易于手部血液回流,并且设置手部活动锻炼组件,病人可以反复锻炼五指,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肢悬吊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上肢骨折或者进行其他手术后需要进行上肢悬吊,悬吊上肢后需要进行功能锻炼,现在通常是用三角巾等布料对上肢进行悬吊固定,这种方式只能对上肢进行简单的悬吊,不能进行辅助功能锻炼,如果长时间用布料进行固定,则容易导致手腕部肌肉挛缩、手部畸形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对上肢进行悬吊固定、辅助手部锻炼、防止肌肉挛缩或因长时间悬吊造成手部变形的上肢悬吊锻炼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肢悬吊锻炼装置,包括悬吊布,悬吊布的顶部连接有颈部吊环,悬吊布的底部连接有上肢托板,上肢托板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上肢托板的左端部倾斜向上设置,上肢托板的左端部设有手部活动锻炼组件,上肢托板的左端部连接有系带,上肢托板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布,固定布与悬吊布后侧的相对位置设有魔术贴。
手部活动锻炼组件包括五个指板,五个指板的截面均为弧形结构,上肢托板的左端部开设有五个安装槽口,五个指板的下端部分别通过短轴铰接在上肢托板的五个安装槽口内,其中每根短轴上均设有扭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适应于病人的右侧上肢悬吊,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颈部吊环套在病人的颈部,然后将上肢放置在上肢托板上,并且将上肢的手部五指置放于五个指板内,接着将固定布向上缠绕并利用魔术贴粘贴固定在悬吊布的后侧,再利用系带固定病人的手腕部,即可完成悬吊固定,病人通过五指分别用力向下按压指板,指板绕短轴转动,从而完成对手指的活动锻炼,五指松开后,在扭簧的作用下,指板复位,以此反复进行手指的锻炼;本实用新型的手腕部倾斜向上,有利于手部血液回流,促进手部功能恢复,防止上肢长时间悬吊,手腕部肌肉挛缩或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肢托板对上肢进行悬吊,其中上肢托板的左端部倾斜向上,这样设置的目的可以保证手腕部倾斜向上,易于手部血液回流,并且设置手部活动锻炼组件,病人可以反复锻炼五指,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手部活动锻炼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肢悬吊锻炼装置,包括悬吊布1,悬吊布1的顶部连接有颈部吊环2,悬吊布1的底部连接有上肢托板3,上肢托板3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上肢托板3的左端部倾斜向上设置,上肢托板3的左端部设有手部活动锻炼组件7,上肢托板3的左端部连接有系带4,上肢托板3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布5,固定布5与悬吊布1后侧的相对位置设有魔术贴6。
手部活动锻炼组件7包括五个指板8,五个指板8的截面均为弧形结构,上肢托板3的左端部开设有五个安装槽口,五个指板8的下端部分别通过短轴9铰接在上肢托板3的五个安装槽口内,其中每根短轴9上均设有扭簧,扭簧的安装方式为现有常规技术,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6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