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复合墙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6758.9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5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刚;李学森;乔浩乐;孙蕾;代洁;郭呈周;王惠芬;许启铿;陈俊旗;王祖远;陈雁;王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64 | 分类号: | E04B2/64;E04H7/28 |
代理公司: | 11465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墙板 组合体 生态 暗梁 暗柱 本实用新型 字形结构 框架梁 框架柱 地梁 复合墙体结构 混凝土用量 保温性能 抗震性能 边角处 搭接 底端 耐震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复合墙体结构,包括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暗柱、暗梁、框架柱、地梁和框架梁,框架柱安装在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的两侧,地梁安装在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的底端,框架梁固定在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的顶端;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包括暗梁、暗柱和四块生态复合墙板,暗梁和暗柱搭接成“十”字形结构,生态复合墙板固定于“十”字形结构的四个边角处。本实用新型不仅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保温性能良好,减少了混凝土用量,提高了耐震、抗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生态复合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普通民用建筑中的墙体改革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很多新型高效墙体在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长期以来,粮仓建设仍处于粗放型的生产阶段,占有绝大比例的平房仓墙体结构形式的革新比较缓慢。
现有的平房仓仍多采用传统砌体结构,存在结构形式单一,抗震性能较差,能源及原材料消耗大,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小,生产工艺水平低下,工业化程度不高,现场砌筑工作量大,施工速度较慢,劳动生产率及技术含量低,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生态复合墙体结构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复合墙体结构,不仅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保温性能良好,减少了混凝土用量,提高了耐震、抗震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复合墙体结构,包括: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暗柱、暗梁、框架柱、地梁和框架梁,所述框架柱安装在所述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的两侧,所述地梁安装在所述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的底端,所述框架梁固定在所述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的顶端;所述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包括暗梁、暗柱和四块生态复合墙板,所述暗梁和所述暗柱搭接成“十”字形结构,所述生态复合墙板固定于所述“十”字形结构的四个边角处。
进一步,所述生态复合墙板包括钢筋骨架和混凝土砌块,所述混凝土砌块设置于所述钢筋骨架的空腔内,并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混凝土砌块的设置有效减少了混凝土用量,减轻了自重,提高了耐震性能。
进一步,所述钢筋骨架的四个边框上通过钢筋均焊接有预埋钢管一,所述预埋钢管一埋入所述生态复合墙板的一端设置有预留孔位一。预埋钢管一的设置,有利于生态复合墙板与暗梁、暗柱的连接,且方便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与框架柱、地梁和框架梁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框架柱、所述框架梁、所述暗梁和所述暗柱上均埋入有与所述预埋钢管一相对应的预埋钢管二,所述预埋钢管二埋入所述框架柱、所述框架梁、所述暗梁、所述暗柱的一端设置有预留孔位二。预埋钢管二的设置,既有利于暗梁和暗柱与生态复合墙板的连接,又方便框架柱、框架梁与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的连接,且提高了连接的紧固度。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一端贯穿所述预埋钢管一,另一端贯穿所述预埋钢管二,伸出端通过螺母固定。第一螺栓贯穿生态复合墙板的预埋钢管一和暗梁的预埋钢管二,并通过螺母固定,从而实现了生态复合墙板与暗梁的连接;第一螺栓贯穿生态复合墙板的预埋钢管一和暗柱的预埋钢管二,并通过螺母固定,从而实现了生态复合墙板与暗柱的连接,从而方便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的制作。
第一螺栓贯穿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的预埋钢管一和框架柱的预埋钢管二,并通过螺母固定,从而实现了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与框架柱的连接;第一螺栓贯穿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的预埋钢管一和框架梁的预埋钢管二,并通过螺母固定,从而实现了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与框架梁的连接,安装方便。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浇注在所述地梁上表面,且伸入所述生态复合墙板底端的预埋钢管一内,伸出端通过螺母固定。通过第二螺栓实现了生态复合墙板组合体与地梁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67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导向结构的预制墙体
- 下一篇:一种生态复合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