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7501.5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6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熊本胜;魏玉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板 副遮阳板 连接组件 角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 顶棚 挡光 行车安全性 高度可调 驾驶室 遮光 行车 侧面 视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包括:主遮阳板和副遮阳板,所述主遮阳板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定在驾驶室的顶棚上,所述主遮阳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相对所述顶棚的角度可调;所述副遮阳板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主遮阳板的一侧,且所述副遮阳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相对所述主遮阳板的高度可调及角度可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通过主遮阳板和副遮阳板可实现从正面和侧面分别进行挡光的效果,同时主遮阳板和副遮阳板的安装角度可调,从而改变遮阳板的遮光面积,进而提升驾驶员的行车视野和行车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遮阳板是为遮挡射入驾驶员或乘员眼睛的炫目光而设置的零部件的总称,遮阳板通过固定支座设置在驾驶室的前上部,使用时,将遮阳板旋转翻下,以挡住驾驶员眼睛上部的光线,保证驾驶员能看清汽车外部,不需要遮光时,将遮阳板翻起。
传统的汽车遮阳板大多为单板体结构,只能遮挡单一方向的光线,当汽车拐弯或行驶于盘桥道路上时,阳光会从前侧、车门侧等不同的角度照射进驾驶室,此时仅将遮阳板翻转至正向或侧向都不足以挡住照射进来的光线,这就为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并且传统遮阳板由于表面积大,不透明,容易遮挡驾驶员视线,适用性较差。同时高度不可调节,不能满足不同身高驾驶员的需要。发票、名片等纸质文件放置在遮阳板上方,转动遮阳板时,文件即被暴露在下方,使用较为不便。现在的遮阳板大都采用固定的方式安装,一旦出现问题之后维修和更换都不方便。另外,汽车上的ETC、行车记录仪、停车留号牌等设备都安放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极度影响了驾驶员的行车视野及车内的整体美观度以及行车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现有的遮阳板只能遮挡单一方向的光线;表面积大,不透明,容易遮挡驾驶员视线,适用性较差;高度不可调节,不能满足不同身高驾驶员的需要;发票、名片等纸质文件的信息容易泄露;不便于维修和更换;功能单一,不能集成ETC、行车记录仪、停车留号牌等设备,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板,所述遮阳板可同时遮挡前侧和车门侧的阳光,有效提升驾驶员的行车视野和行车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车辆的遮阳板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包括:主遮阳板,所述主遮阳板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定在驾驶室的顶棚上,所述主遮阳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相对所述顶棚的角度可调;副遮阳板,所述副遮阳板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主遮阳板的一侧,且所述副遮阳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相对所述主遮阳板的高度可调及角度可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通过主遮阳板和副遮阳板可实现从正面和侧面分别进行挡光的效果,同时主遮阳板和副遮阳板的安装角度可调,从而改变遮阳板的遮光面积,进而提升驾驶员的行车视野和行车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所述主遮阳板与所述顶棚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副遮阳板与所述主遮阳板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球头端盖,所述球头端盖与固定在所述顶棚上的转轴固定座相连;主挡板转轴,所述主挡板转轴具有主转轴球头,所述主转轴球头可转动地嵌设在所述球头端盖内,所述主遮阳板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主挡板转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主遮阳板的靠近车门的一侧;副挡板转轴,所述副挡板转轴嵌设在所述连接轴内并相对所述连接轴可上下移动;副挡板固定夹,所述副挡板固定夹与所述副遮阳板固定,所述副挡板转轴具有副转轴球头,所述副转轴球头可转动地嵌设在所述副挡板固定夹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7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遮阳板
- 下一篇:一种汽车门板内部减震缓冲用EPP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