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脚踝用固定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8332.7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5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郝琦;扶世杰;汪国友;丁琦;沈骅睿;关钛元;曾胜强;敖亮;张涛;王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F5/052;A61M35/00 |
代理公司: | 42251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尹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垫 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 尺寸刻度 内固定 内踝 通孔 外踝 脚踝 位置处 踝关节 肿胀 支具 足部 松紧 患者踝关节 固定结构 固定支具 轮廓匹配 透气性好 有效地 足背部 贴合 腿部 骨科 直观 康复 记录 | ||
1.一种骨科脚踝用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具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支具本体中的内固定垫,所述支具本体包括腿部固定结构和足部固定结构,且所述支具本体具有用于安放小腿的第一开口和用于安放足部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小腿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足部的第二魔术贴;所述内固定垫包括腿部固定垫、踝部固定垫和足部固定垫,所述腿部固定垫处的第三开口与小腿外轮廓相匹配,所述足部固定垫处的第四开口与足背部外轮廓相匹配,所述踝部固定垫的侧壁轮廓与踝关节处轮廓相匹配,且所述踝部固定垫上与内踝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通孔,与外踝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魔术贴上设有用于标识脚踝和/或足背部肿胀程度的尺寸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脚踝用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具本体和所述内固定垫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脚踝用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固定垫、所述踝部固定垫和所述足部固定垫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脚踝用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固定垫的第三开口处和所述足部固定垫的第四开口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扣式绷带结构或魔术贴式绷带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骨科脚踝用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处设有用于覆盖第一通孔的第一固定绷带,所述第一固定绷带一端固定在踝部固定垫上,另一端与所述踝部固定垫粘连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绷带上靠近所述内踝的一侧设有用于消肿的膏药贴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科脚踝用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处设有用于覆盖第二通孔的第二固定绷带,所述第二固定绷带一端固定在踝部固定垫上,另一端与所述踝部固定垫粘连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绷带上靠近所述外踝的一侧设有用于消肿的膏药贴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科脚踝用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足底、用于支撑所述支具本体的L型支撑件以及用于调节所述缓冲足底和所述L型支撑件之间距离的升降结构,所述L型支撑件包括垂直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足部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垂直部与所述腿部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结构一端连接所述L型支撑件的水平部底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缓冲足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科脚踝用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为升降螺丝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科脚踝用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固定结构外侧设有与所述垂直部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足部固定结构底部设有与所述水平部相匹配的第二滑槽,所述L型支撑件通过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支具本体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科脚踝用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部上设有第一磁吸结构,所述水平部上设有第二磁吸结构,所述腿部固定结构通过所述第一磁吸结构与所述垂直部相连接,所述足部固定结构通过所述第二磁吸结构与所述水平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83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髋关节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腓骨康复用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