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ITO玻璃基板及内置发光装置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8625.5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6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薛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轩宜之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1 | 代理人: | 谢年凤 |
地址: | 3361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发光装置 发光 发光层 内置 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 背光源 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 碱土铝酸盐 玻璃基板 二氧化硅 纳米颗粒 使用寿命 显示内容 制造成本 减小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ITO玻璃基板、一种内置发光装置液晶显示器,该发光ITO玻璃基板包括玻璃基板、ITO导电膜、PI定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ITO导电膜与PI定向层之间依次设有发光层和绝缘层。所述发光层采用纳米颗粒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厚度为10~60μm,所述绝缘层采用二氧化硅SiO₂,厚度为600‑1500埃。内置发光装置液晶显示器包括上、下发光ITO玻璃基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去掉了普通的背光源,于上、下ITO玻璃基板上均设置发光层,实现了无需增加背光源的情况下,可以凸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内容;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能源耗损、减小了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延长了液晶显示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ITO玻璃基板、一种内置发光装置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伴随着液晶显示器的使用量也同比增加。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式为:在上ITO导电膜(203)和下ITO导电膜(403)之间形成电场,使液晶分子(3)在此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排列方向变化,从而使外界光源的透过率发生改变,以此完成显示。传统的液晶显示器是采用贴附反射偏光片或安装背光源来凸现显示内容的。前者局限与环境(如:光线弱、昏暗的情况下不能看到显示),后者需打开背光源来凸现显示内容。然背光源耗费电能源及寿命有限,不能完全满足显示需求,且还增加了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增加了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光ITO玻璃基板以及一种内置发光装置液晶显示器,采用光致发光材料实现了无需增加背光源的情况下,可以凸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内容,结构简单、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能源耗损、减小了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延长了液晶显示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制造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发光ITO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ITO导电膜、PI定向层,所述ITO导电膜设于玻璃基板下面,所述PI定向层设于ITO导电膜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ITO导电膜与PI定向层之间依次设有发光层和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层厚度设为10~60μm。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层采用纳米颗粒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采用二氧化硅SiO2,该绝缘层厚度均设为600-1500埃。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内置发光装置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偏光片、上发光ITO玻璃基板、液晶分子、下发光ITO玻璃基板、下偏光片,所述上、下发光ITO玻璃基板均为上述发光ITO玻璃基板,所述上发光ITO玻璃基板包括上玻璃基板、上ITO导电膜、上发光层、上绝缘层、上PI定向层,所述下发光ITO玻璃基板包括下玻璃基板、下ITO导电膜、下发光层、下绝缘层、下PI定向层,所述上、下发光ITO玻璃基板上、下对称设置,所述液晶分子设于上PI定向层与下PI定向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绝缘层与下绝缘层之间设有胶框,所述上PI定向层、液晶分子、下PI定向层设于胶框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去掉了安装在普通液晶显示器后面的背光源,在液晶显示器的上、下ITO玻璃基板上均设置发光层。发光层采用的光致发光材料(纳米颗粒碱土铝酸盐长余辉材料)具有多种颜色,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颜色,可以是红色、蓝色或紫色,可以选择一种颜色,也可选择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发光层可在白天时吸收光能并将光能存储,晚上再利用存储的光能进行发光。发光层在白天吸收15~30分钟的光能,并将光能储存,晚上可利用此光能持续发光14~20小时,完全满足了液晶显示器对光源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轩宜之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轩宜之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8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