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扭转导槽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9147.X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8 | 分类号: | B21B39/18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直段 起弧 测厚仪 扭转导槽 观测孔 本实用新型 冷却水 底座 分段设计 焊接固定 螺栓固定 位置精准 校正 分段 测量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扭转导槽,包括平直段和起弧段两部分,所述的平直段和起弧段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平直段上设有测厚仪观测孔,平直段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起弧段采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平直段和起弧段之间的间隙至少为10mm。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导槽采用分段设计,因生产规格改变而更换扭转导槽时,只需更换起弧段部分,更换更加便捷;同时,保证了测厚仪观测孔的位置精准,不需校正测厚仪观测孔;平直段和起弧段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冷却水能够及时排除,减少了冷却水对测厚仪数据的干扰,使测量更加精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转导槽,尤其涉及一种分段扭转导槽。
背景技术
带钢扭转导槽根据生产规格更换,并且在钢带进入扭转导槽平直段处设置测厚仪观测孔,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每次换规格更换扭转导槽时,必须对测厚仪观测孔进行校调,稍有偏差,测厚仪测量值就会产生误差;扭转导槽尾端钢带直立出口处,轧机冷却水沿着扭转导槽流向测厚仪观测孔,冷却水严重干扰了测厚仪的测量准确度。以上测量误差直接造成带钢AGC误操作,产生中废和三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段扭转导槽,减少外部因素对测厚仪测量精度的干扰,并能够便捷更换扭转导槽。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平直段和起弧段,所述的平直段和起弧段之间留有间隙,平直段与起弧段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平直段上设有测厚仪观测孔。
所述的平直段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起弧段采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因生产规格改变而更换扭转导槽时,只需更换起弧段部分即可,同时,由于体积减少了1/3,更换更加便捷。
所述平直段和起弧段之间的间隙至少为10mm。
所述平直段和起弧段之间的间隙能够使沿起弧段流过来的冷却水直接从间隙流出,减少了冷却水对测厚仪数值的干扰。
工作原理:将整体的扭转导槽分为平直段和起弧段两部分,平直段焊接固定在底座上,并设置测厚仪观测孔,起弧段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因生产规格改变而更换扭转导槽时,只需更换起弧段部分即可。平直段和起弧段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沿起弧段流过来的冷却水直接从间隙中间流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导槽采用分段设计,因生产规格改变而更换扭转导槽时,只需更换起弧段部分,更换更加便捷;同时,保证了测厚仪观测孔的位置精准,不需校正测厚仪观测孔;平直段和起弧段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冷却水能够及时排除,减少了冷却水对测厚仪数据的干扰,使测量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平直段1、起弧段2、间隙3、测厚仪观测孔4和底座5。将整体的扭转导槽分为平直段1和起弧段2两部分,平直段1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5上,并设有测厚仪观测孔4。起弧段2用螺栓固定在底座5上,因生产规格改变而更换扭转导槽时,只需更换起弧段2即可。由于体积减少了1/3,更换更加便捷。同时,不用校调测厚仪观测孔。
平直段1和起弧段2之间还留有10mm的间隙3,沿起弧段2流过来的冷却水直接从间隙3中间流出,减少了冷却水对测厚仪数值的干扰。
使用时,将整体的扭转导槽分为平直段和起弧段两部分,平直段焊接固定在底座上,并设置测厚仪观测孔,起弧段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因生产规格改变而更换扭转导槽时,只需更换起弧段部分即可。平直段和起弧段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沿起弧段流过来的冷却水直接从间隙中间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9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渐进式热弯穿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小规格线材的复合吐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