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滴漏瓶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9170.9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2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鸿明;胡斐;王向阳;童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B65D23/06 | 分类号: | B65D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本体 漏液板 活动挡板 出液口 引导杆 本实用新型 均匀开设 瓶口装置 防滴漏 通孔 正上方位置 弹簧固定 底部活动 固定设置 清洁卫生 回流孔 回收油 挤压板 渗漏孔 外螺纹 位置处 污染瓶 油液 对称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滴漏瓶口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设置在装置本体中部的出液口,装置本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漏液板,漏液板固定在出液口的外围并与其构成整体,漏液板的底部活动设有活动挡板,活动挡板的顶部对称设有引导杆,且引导杆位于出液口一侧与装置本体内侧之间的中部,活动挡板的底部通过多个弹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出液口的外侧并在靠近活动挡板的位置处均匀开设有多个回流孔,漏液板的表面且位于引导杆正上方位置处均开设有通孔,引导杆穿设在通孔内,漏液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渗漏孔,装置本体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回收油液效率高,清洁卫生,避免油液污染瓶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滴漏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滴漏瓶口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盛油容器的瓶口结构很普通,是一直以来未曾作过改进的结构,这种传统的容器瓶口在倒油液时,容易产生滴漏,瓶口会有残留,尤其是倒油时由于油滴外漏引起外表污染比较严重,而且会使残留的油液顺着容器外面流下,弄脏整个容器表面和手部,针对这一问题,市场上也相继做出了一些改进。
专利号为CN200820165525.0的一种防滴漏瓶口结构,公开的是一种可与常用盛油容器结合使用的防滴漏瓶口结构,一种是不带壳体的直接与容器瓶口配装的隔板和高出瓶口的出油管,隔板上设有回油孔;另一种带壳体,在壳体内配装隔板和高出瓶口的出油管,将壳体配装在容器瓶口内即成。配装有该瓶口结构的盛油容器在倒油时,油从出油管倒出,由于出油管的隔离作用,使容器瓶口外表始终不会污染,当倒油完毕容器扶正时,残留在出油管口边缘上的油滴就顺着出油管降落至隔板上,并经隔板回油孔滴回容器内,三层隔板结构使容器内的油液不会从回油孔倒出,让使用者放心。但是该申通过多层错位设置回油孔的方式来防止油液溢出,但是在长时间或持续倒油的过程中,由于流量大仍然会发生溢油,该种方式回收油的效率也低,会使各层残留严重,产生油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滴漏瓶口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滴漏瓶口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设置在装置本体中部的出液口,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漏液板,漏液板固定在出液口的外围并与其构成整体,漏液板的底部活动设有活动挡板,活动挡板的顶部对称设有引导杆,且引导杆位于出液口一侧与装置本体内侧之间的中部,活动挡板的底部通过多个弹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出液口的外侧并在靠近活动挡板的位置处均匀开设有多个回流孔,漏液板的表面且位于引导杆正上方位置处均开设有通孔,引导杆穿设在通孔内,漏液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渗漏孔,装置本体的外侧设有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口与活动挡板的接触位置及通孔内均安装有直线轴承,且活动挡板通过直线轴承与出液口滑动连接,漏液板通过直线轴承与引导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挡板的顶部表面由外沿至中心位置处呈5度至10度倾角。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外部设有相适配的瓶盖,瓶盖通过外螺纹与装置本体旋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孔与漏液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动挡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和活动挡板的表面均包覆有EPP材料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防滴漏瓶口装置,在倾倒油液时,设置的引导杆由于下方的弹簧作用推挤向上,完全封盖住漏液板表面的渗漏孔,这样在倾倒油液时不会从渗漏孔中漏出来,只会从出液口中倾倒出来。当瓶盖合上时,瓶盖会挤压引导杆向下或在油液下滴的重力下,将活动挡板推向回流孔的下端部分,这样出液口渗漏的油液可以通过渗漏孔与出液口表面的回流孔回收入瓶中,避免导致瓶子的外面部分及手的部分弄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人民医院,未经慈溪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9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体瓶及连体瓶用瓶盖组件
- 下一篇:饮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