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防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1243.8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4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严冬;欧名杰;辛力;姚济;刘海;陈典忠;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科学城久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8 | 分类号: | H01G2/18;H01G2/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曹宇杰 |
地址: | 62105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箔片 电容器 绝缘板 电容芯组 防爆结构 连接密封 电极头 壳体 密闭空间 密封壳体 膨胀变形 硬质导线 导体 密闭体 密封壳 加载 断开 发热 体内 穿过 膨胀 爆炸 配置 | ||
一种电容器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配置于电容器的密封壳体内,包括:设置于密封壳体和电容芯组之间的绝缘板;对应敷于绝缘板正面和背面的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穿过绝缘板并连接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的导体;与第一铜箔片连接并连接密封壳体一电极头的硬质导线;电容芯组的一极连接第二铜箔片,另一极连接密封壳体另一电极头。在电流过大使密闭空间的密闭体发热膨胀变形严重时断开加载电流,有效避免过于膨胀产生爆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防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因电流过大使密闭体形变而产生机械断开的防爆结构。
背景技术
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部极间短路、放点及谐波等的影响使电容器内部电流极具升高,致使密闭空间内的电容器填充物,特别是流体填充物极具升温膨胀,致使电容器膨胀变形,甚至爆炸,类似密闭容器内有大电流通过而发热膨胀的电器具有同等现象。因此产生了电容器的多种防爆装置,但是在现有已知的防爆装置中都不是很理想。
目前电容器产品中用于防爆装置普片采用防爆丝和桥式防爆。防爆丝防爆由于线径小,通电流能力小,发热严重,损耗大,并且需要很大的拉力才能拉断且拉力不可控,往往电容器已经变形裂开了防爆丝还没拉断,很难起到防爆的作用;桥式防爆制作成本高,焊接难度大,并且占用空间也大,在制造中和设计上存在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器防爆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电流过大使密闭空间的密闭体发热膨胀变形严重时断开加载电流,有效避免过于膨胀产生爆炸。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电容器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配置于电容器的密封壳体内,包括:
设置于密封壳体和电容芯组之间的绝缘板;
对应敷于绝缘板正面和背面的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
穿过绝缘板并连接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的导体;
与第一铜箔片连接并连接密封壳体一电极头的硬质导线;
电容芯组的一极连接第二铜箔片,另一极连接密封壳体另一电极头。
根据上述构思,绝缘板设置于密封壳体的上部腔体内。
根据上述构思,绝缘板的端面连接密封壳体的内侧壁。
根据上述构思,绝缘板与密封壳体连接处设有用于限制绝缘板向上位移的限位卡。
根据上述构思,限位卡固定于密封壳体内侧壁,位于绝缘板上方并贴合绝缘板设置。
根据上述构思,密封壳体的电极头均位于顶部。
根据上述构思,硬质导线与第一铜箔片焊接连接。
根据上述构思,电容芯组的另一极通过穿过绝缘板的极导线连接密封壳体另一电极头。
根据上述构思,导体穿过绝缘板的通孔连接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
根据上述构思,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有多组,导体的数量与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的敷设数量匹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当密封壳体发热膨胀变形时,硬质导线受力拉开连接在绝缘板上的第一铜箔片,断开电路,使工作体不在发热,避免继续发热膨胀变形乃至爆炸。
2、绝缘板与密封壳体连接处设有用于限制绝缘板向上位移的限位卡,在硬质导线受力拉扯铜箔片时,对绝缘板予以限位,防止绝缘板向密封壳体变形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科学城久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科学城久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1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安装用隔振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的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