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低压配网输电线路精细化无功补偿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1721.5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4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丰;段果来;吴慧;季素;汪笑峰;章锐;许坤;徐永超;何昌银;师林凯;潘际友;王维木;沈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丰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龚存云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感器 感应电流 采样电流互感器 低压配网 输电线路 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 电磁开关 无功补偿 精细化 内置 电容器 采集 补偿模块 补充模块 常开开关 二次电流 负荷电流 外部电源 电容 电连接 门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低压配网输电线路精细化无功补偿的装置,包括采样电流互感器、多个补偿模块、多个接触器、多个感应电流互感器,其中采样电流互感器采集负荷电流,每个感应电流互感器分别内置电磁开关并能够设定门限值,多个感应电流互感器分别采集采样电流互感器中的二次电流,每个电容器补充模块分别通过对应的接触器的常开开关与低压配网输电线路电连接,每个接触器的线圈分别通过对应的感应电流互感器内置的电磁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负荷较小时实现电容的投入,并且不会导致过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功补充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实现低压配网输电线路精细化无功补偿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配网连接各个负荷的输电线路中,由于很多负荷为感性负荷,因此在输电线路中的电流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为有功电流,另一部分为无功电流,在负荷一定的情况下有功电流是一定的。由于无功电流在输电线路中存在无功功率,因此会导致电能损耗。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电容器构成的无功补偿装置接入输电线路中,以实现无功功率补偿。
实际应用中,由于输电线路所连接的多个负荷呈分散分布状态,因此一般在每个负荷处分别配置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但对于单个负荷来说,其负荷电流较小,而目前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中电容的容量一般较大,并且无功补偿功率因数的合格范围为0.9—1.0,范围较宽,因此存在小负荷现场电容器无法投入的问题,起不到无功补偿作用,即时电容器投入,也会造成过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低压配网输电线路精细化无功补偿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电容构成的无功补偿装置存在难以投入至小负荷现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现低压配网输电线路精细化无功补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电流互感器、多个补偿模块、多个接触器、多个感应电流互感器,其中采样电流互感器设置在低压配网输电线路中以采集输电线路的负荷电流,每个感应电流互感器分别内置电磁开关并能够设定门限值,感应电流互感器检测的电流大于设定的门限值时电磁开关闭合,多个感应电流互感器分别与采样电流互感器电连接,由多个感应电流互感器分别采集采样电流互感器中的二次电流,多个接触器、补偿模块、感应电流互感器一一对应工作配合,每个电容器补充模块分别通过对应的接触器的常开开关与低压配网输电线路电连接,每个接触器的线圈分别通过对应的感应电流互感器内置的电磁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的一种实现低压配网输电线路精细化无功补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电流互感器设定的门限值不同。
所述的一种实现低压配网输电线路精细化无功补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补偿模块分别由多个电容器构成。
所述的一种实现低压配网输电线路精细化无功补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补偿模块分别由呈星型连接的三个电容器构成。
所述的一种实现低压配网输电线路精细化无功补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补偿模块与低压配网输电线路之间还分别连接有热继电器、微型断路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负荷的大小和动态变化情况,实现多级无功动态补偿,能够在负荷较小时实现电容的投入以进行无功补偿,并且不会导致过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图2是每个补偿模块及对应的接触器、感应电流互感器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丰,未经王庆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17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