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料杯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1737.6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4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杰;郑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杰安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3/02 | 分类号: | A47G23/02 |
代理公司: | 35221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丽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腔 饮料杯 弧形支撑段 上部开口位置 本实用新型 塑料制成 杯子 外壁 容纳腔内侧壁 杯托中部 弧形设计 上部开口 位置比较 稳定饮料 吸附 纸屑 挤压 延伸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饮料杯托,饮料杯托由塑料制成,饮料杯托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连接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上部开口的连接部,连接部的顶端高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上部开口位置;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侧壁上均形成有延伸至连接部的顶端的第一弧形支撑段。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塑料制成,饮料杯外壁上不会存在吸附有纸屑,第一弧形支撑段支撑在饮料杯外壁上,起到稳定饮料杯的作用,由于是弧形设计,第一弧形支撑段具有弹性,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杯子,增加了杯子的适应性。连接部的顶端高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上部开口位置,这样杯托中部位置比较高,能够防止外卖袋子提起时两个饮料杯挤压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托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饮料杯托。
背景技术
目前,外卖冷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夏天饮用冰凉的冷饮,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以至于冷饮店的生意络绎不绝,并以外带或者外卖配送居多,若一次购买两杯以上,就一定要用塑料袋进行盛装,但由于塑料袋过于柔软,没有支撑性,很容易造成饮料杯东倒西歪,若不小心挤压到,很容易造成饮料溢出倾倒。
市场上有些冷饮店使用纸质的两杯杯托,由于冷饮杯子外壁会有冷凝水,造成纸质杯托上的纸屑粘附在冷饮杯子上,影响使用体验。杯托在塑料袋中运输时,特别是提起塑料袋的瞬间,杯托中的饮料容易挤压碰撞在一起,造成饮料的溢出倾倒。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杯托,具有避免纸屑吸附和防止杯托中饮料相互挤压的特点,特别适合冷饮的外卖配送使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饮料杯托,其中,所述饮料杯托由塑料制成,所述饮料杯托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连接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上部开口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上部开口位置;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侧壁上均形成有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顶端的第一弧形支撑段。
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侧壁上均间隔形成有若干个第二弧形支撑段,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段自第一容纳腔或第二容纳腔的底部延伸至上部开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底部均形成有用于增加杯托稳定性的撑开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内腔底部均形成有若干个环形间隔设置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两侧形成有连接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上部开口的第一加强横槽和第二加强横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腔底部均形成有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收集沉槽。
进一步,所述饮料杯托由PP塑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饮料杯托,由于采用塑料制成,饮料杯外壁上不会存在吸附有纸屑,使用体验好。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段支撑在饮料杯外壁上,起到稳定饮料杯的作用,由于是弧形设计,第一弧形支撑段具有弹性,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杯子,增加了杯子的适应性。所述连接部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上部开口位置,这样所述杯托中部位置比较高,能够防止外卖袋子提起时两个饮料杯挤压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饮料杯托通过采用塑料材质,避免了冷凝水的影响。通过连接部和第一弧形支撑段,使得饮料杯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在外带和配送过程中饮料杯不易倾倒和相互挤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杯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杯托其他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饮料杯托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杰安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漳州杰安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1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