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科微创血栓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4764.9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0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卢辉俊;宋双生;张杨;林珊珊;朱晓敏;赵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11676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觅 |
地址: | 214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 回收单元 输送单元 推送组件 破碎 本实用新型 膜体结构 套接 支架 形状记忆材料 血栓取出装置 笼状结构 握持单元 一端设置 碎裂 微孔膜 血管科 自膨胀 固接 微创 捕获 堵塞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科微创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取血栓单元,所述取血栓单元为一个自膨胀的笼状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的材质为形状记忆材料,所述取血栓单元一侧设置有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一侧设置有破碎血栓回收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第一推送组件和第二推送组件,所述第一推送组件用来套接取血栓单元,所述第二推送组件用来套接破碎血栓回收单元,所述输送单元一端设置有握持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取血栓单元之后设置有破碎血栓回收单元,当血栓碎裂,发生血栓逃逸时,破碎血栓回收单元的伞状膜体结构和固接在伞状膜体结构微孔膜可以将逃逸的血栓重新捕获,防止其对别处的血管造成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血管科微创血栓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卒中又称中风,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因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经济负担等特点,严重危害大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中国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已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成为第一位致死原因。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到了70%至80%。在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大血管闭塞所引起的后果最严重,一直以来是治疗的难点,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药物溶栓、动脉药物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以及几种方法联合使用等。动、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常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于救治时间窗要求高,严格要求病人自发病3~4.5小时内赶到医院接受相关治疗,对药物也有诸多限制,而且对于最严重的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率低。
动脉机械取栓装置因为具有以下诸多的优点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快速再通,更低的出血转化率及卒中介入时间窗可延长。对于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Merci Retrieval(2004年)和Penumbra Stroke Systems(2008年)作为第一代机械取栓装置。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101035474A的发明专利“用于取出血栓的装置”中,具有一根远端配备一个正交结构的纤维部件的导引丝,通过其前后的运动从身体空腔和血管中取出异物和血栓。但是,目前就机械取栓装置而言,在取栓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如大多取栓装置都是只设计单一的显影点,在取栓过程中既不能清晰观察取栓装置与血栓的接触情况,也不能明确血栓的位置及形态,导致血栓抓捕率低;血栓在被取栓单元移动时,容易碎裂,发生血栓逃逸,从而堵塞身体别处的血管;且握持单元与输送单元连接不够紧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血管科微创血栓取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科微创血栓取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管科微创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取血栓单元,所述取血栓单元为一个自膨胀的笼状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的材质为形状记忆材料,所述取血栓单元一侧设置有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一侧设置有破碎血栓回收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第一推送组件和第二推送组件,所述第一推送组件用来套接取血栓单元,所述第二推送组件用来套接破碎血栓回收单元,所述输送单元一端设置有握持单元;
其中破碎血栓回收单元为伞状膜体,且破碎血栓回收单元包括第一骨架连接件,所述第一骨架连接件的外周壁上倾斜设置有若干第二骨架连接件,所述第二骨架连接件一端固接有微孔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骨架连接件一端倾斜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第二推送组件连接,所述微孔膜和取血栓单元上均设置有若干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为显影点,所述显影点为不透X射线标记物,所述微孔膜末端设置有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47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