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4877.9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9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潇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潇苇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53113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放座 顶部安装 存放槽 盖板 本实用新型 固定块 海绵板 便于携带 分类存放 取用方便 针装置 存取 卡装 粘贴 针灸 标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包括第一存放座,所述第一存放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存放座,第二存放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存放座,所述第三存放座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第一存放座、第二存放座和第三存放座的顶部均开设有存放槽,三个存放槽的大小不同,第二存放座、第三存放座和盖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海绵板,三个海绵板分别与三个存放槽相卡装,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存放座、第二存放座和第三存放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存放座、第二存放座和第三存放座的一侧均粘贴有标签。本实用新型便于对不同长度的针进行分类存放,取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取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现有技术中,在对针灸用针进行存放时,不便于根据针的长度对针进行分类存放,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包括第一存放座,所述第一存放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存放座,第二存放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存放座,所述第三存放座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第一存放座、第二存放座和第三存放座的顶部均开设有存放槽,三个存放槽的大小不同,第二存放座、第三存放座和盖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海绵板,三个海绵板分别与三个存放槽相卡装,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存放座、第二存放座和第三存放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存放座、第二存放座和第三存放座的一侧均粘贴有标签,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连接块与对应的连接槽相卡装。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卡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安装有矩形板,矩形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拉块的一侧,推拉块的另一侧延伸至第二固定块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与对应的连接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承载板,承载板的底部与对应的矩形板的顶部相焊接,承载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卡块为铁质,卡块与对应的卡槽相卡装,且卡块与磁铁相吸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潇苇,未经王潇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48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康复用高效针灸按摩仪
- 下一篇:一种针灸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