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式红外热扫描医学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4971.4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0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乔铁;雷凌云;高瑞;乔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乔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6;A61B5/01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卢颂昇 |
地址: | 51144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红外 扫描 医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式红外热扫描医学镜系统,包括摄像系统和机器人系统;所述摄像系统包括红外线摄像头、显示器及数据处理主机;所述红外线摄像头包括用于收集被测对象反射的红外辐射的红外热扫描探头、用于信号转换的红外探测器以及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主机,以在所述显示器上得到红外热图。本实用新型使得红外热扫描成像技术可以灵活应用于手术操作上,便于医生掌握整个手术环境和手术进程,有助于医生准确地判断病灶的性质,并可以在现场实时做出精确的治疗手术方案,以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式红外热扫描医学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类临床开放性手术中,医生一般凭借经验和各种侵入式的医疗诊断方法来诊断患者的病症,在诊断过程中常常对患者带来痛苦与不适,同时存在检测精度较低、诊断效率不高等缺点。
医用红外线成像来源于军工技术,使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随着医学、红外线成像、及多媒体等多种技术的发展,红外线成像的温度分辨率已经达到0.05°,空间分辨能力已经达到0.8mrad,图像清晰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结果分析直观方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正在扩大。目前红外线成像诊断在以下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
1、判断急、慢性炎症的部位、范围、程度;
2、监测血管性病变的供血功能状态;
3、肿瘤预警指示、全程监视及疗效评估。
由此可见,红外线成像是对B超、CT、MR等其他形态学诊断方法的重要补充。
临床上一般采用术前诊断的方式对病人作出初步诊断,以确定手术方式;然而,现有医学临床应用中的红外线成像技术,多为结合单独设置的设备以进行使用,并且设备放置在与手术室不同的房间内,红外线成像技术无法同步应用在实际的手术操作过程中,使得在手术过程中遇突发情况或者病理改变时并没有诊断设备可供手术医生使用,不能及时调整手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机器人式红外热扫描医学镜系统,使得红外热扫描成像技术可以灵活应用于手术操作上,以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精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机器人式红外热扫描医学镜系统,包括摄像系统和机器人系统;所述摄像系统包括红外线摄像头、显示器及数据处理主机;所述红外线摄像头包括用于收集被测对象反射的红外辐射的红外热扫描探头、用于信号转换的红外探测器以及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主机,以在所述显示器上得到红外热图;所述机器人系统包括机械臂及机架,所述机械臂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的固定端、以及用于进行位置调节的活动端;所述红外线摄像头、所述显示器搭载在所述机械臂的活动端。
作为优选,所述摄像系统还包括场景摄像头,所述场景摄像头设置在手术室的墙体上或设置在所述机械臂上;所述场景摄像头包括高清CCD光学系统,所述高清CCD光学系统包括若干个呈阵列设置的光学镜头,所述场景摄像头用于进行360°全景摄像。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臂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载体吊装设置在手术室的墙体上;所述机架通过第二载体吊装设置在手术室的墙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臂设置有两组,所述红外线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械臂的活动端上。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所述机械臂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线摄像头的温度误差小于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乔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乔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49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钳柄护套自动抓持推送装置
- 下一篇:应用红外热成像的一体化外视镜腹腔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