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子外绝缘用增爬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5011.X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6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强;宋利强;宋聚强;宋福如;游传榜;靳文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42 | 分类号: | H01B17/42;H01B17/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修红霞 |
地址: | 0571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体 增爬器 绝缘子 网格状结构 横向凸起 纵向凸起 外绝缘 中心孔 附件技术领域 有效防止雨水 本实用新型 绝缘子安装 绝缘子表面 凹凸不平 电力设备 空腔形成 下表面 防雨 风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子外绝缘用增爬器,属于电力设备附件技术领域,增爬器包括上伞体、及位于上伞体下方的下伞体,上伞体和下伞体上分别设置有上伞体中心孔和下伞体中心孔,上伞体和下伞体之间的空腔形成为绝缘子安装槽,关键在于:在上伞体下表面设置有一组横向凸起和一组纵向凸起,横向凸起与纵向凸起交织形成为网格状结构。凹凸不平的网格状结构可以有效防止雨水在重力和风力的作用下勾流到绝缘子表面,防雨闪效果好。另外,网格状结构还可以起到加固作用,使得增爬器与绝缘子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附件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绝缘子外绝缘用增爬器。
背景技术
绝缘子是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之间或导体与地电位构件之间的绝缘器件,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可以增加爬电距离,能够在变电站及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已建成的电力设备的绝缘子上加装增爬器来增大爬距,已经成为了现在常用的一种解决绝缘问题的手段。现有增爬器的上伞体下表面为光滑面,雨水在重力和风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就会勾流到绝缘子表面,防水效果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绝缘子外绝缘用增爬器,可以有效防止雨水在重力和风力的作用下勾流到绝缘子表面,防雨闪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子外绝缘用增爬器,包括上伞体、及位于上伞体下方的下伞体,上伞体和下伞体上分别设置有上伞体中心孔和下伞体中心孔,上伞体和下伞体之间的空腔形成为绝缘子安装槽,关键在于:在上伞体下表面设置有一组横向凸起和一组纵向凸起,横向凸起与纵向凸起交织形成为网格状结构。
所述的横向凸起与纵向凸起的高度相等且都是1-5mm,横向凸起与纵向凸起的宽度相等且都是1-3mm,相邻横向凸起之间的间距L1为5-50mm,相邻纵向凸起之间的间距L2为5-50mm。
所述的绝缘子安装槽是由上斜面、下斜面以及连接在上斜面的外端与下斜面的外端之间的圆弧面连接形成的槽型结构,圆弧面的开口朝向内侧,上斜面和下斜面的外端都向下倾斜且上斜面与下斜面之间的竖直间距h由外向内依次减小且h的最小值小于圆弧面的直径。
下伞体的最低处位于网格状结构最上端的下方。
所述的上伞体和下伞体都是径向开口且大于360°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一端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另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环形结构的两端搭放在一起并借助凸起和凹槽的插接形成重叠封闭结构。
所述的上伞体和下伞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的上伞体外壁的上端和内壁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上伞体下表面设置有一组横向凸起和一组纵向凸起,横向凸起与纵向凸起交织形成为凹凸不平的网格状结构,可以有效防止雨水在重力和风力的作用下勾流到绝缘子表面,防雨闪效果好,并且具有防雪闪、防冰闪的作用。另外,网格状结构还可以起到加固作用,使得增爬器与绝缘子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子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上伞体,2代表下伞体,3代表上伞体中心孔,4代表下伞体中心孔,5代表网格状结构,6代表绝缘子安装槽,6-1代表上斜面,6-2代表下斜面,6-3代表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50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