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电工程岸边不同泄水建筑物集中布置时的出口消能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8732.6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9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孔彩粉;杨文利;李冰;张续;沈加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12101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力池 消能 分流墩 不对称 过渡段 隔墙 式中 斜坡 溢洪道 本实用新型 隔离墙 小挑坎 泄洪洞 反弧 高程 出口 建筑物出口 泄水建筑物 布置结构 出口部位 高度渐变 工程投资 集中布置 水电工程 轴线夹角 等宽 喇叭形 起始端 水平段 变宽 护坦 泄洪 增高 岸边 分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工程岸边不同泄水建筑物集中布置时的出口消能布置结构,泄洪洞轴线和溢洪道轴线夹角较小,两者出口部位共用一个消力池消能,消力池平面上呈不对称的喇叭形布置,底部由斜坡过渡段和水平段组成,辅助消能设施包括分流墩、潜没式中隔墙、波形反弧小挑坎和护坦;分流墩位于消力池斜坡过渡段上,起始端位于泄洪洞出口和溢洪道出口的中间部位,为变宽、等顶高程隔离墙;潜没式中隔墙位于分流墩下游,为等宽、高度渐变增高的变顶高程隔离墙,分流墩和潜没式中隔墙将消力池分割成左右两部分;波形反弧小挑坎位于消力池斜坡过渡段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不同泄洪建筑物出口采用同一个不对称消力池集中消能时高速不对称水流的旋转、消能不充分问题,节省工程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消能布置型式,尤其是一种岸水电工程岸边不同泄水建筑物集中布置时的出口消能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水电工程中的岸边泄水建筑物,泄量分配不同,常常分散布置分区消能,以减少冲刷和雾化影响。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部分工程的岸边泄水建筑物比如泄洪洞和溢洪道会采用集中布置、出口集中消能的布置方式,为减少冲刷和雾化问题,出口部位的消能方式以消力池消能为主;由于不同建筑物的泄量、入水角度等的不同,为保证消能效果,不同建筑物常采用不同的消力池;当共用消力池时,常需要对泄水建筑物的运行方式进行限制。但当泄水建筑物共用一个消力池而运用方式受运行条件限制无法控制时,进入消力池内的急速水流会因此形成旋转、偏离等不利流态,使得池内的水流消能不充分。而没有充分消能的水流出池后仍有较大的能量,需要进行二次消能,由此带来工程投资的增加,建筑物布置难度增大。
为节约工程投资,增加工程运用的灵活性和安全性,需研究岸边不同泄水建筑物集中布置集中消能的问题,尤其是泄水建筑物轴线存在夹角,泄量分配差别较大,泄水建筑物共用一个消力池集中消能时,急流进入消力池内水流的偏转、消能不充分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电工程岸边不同泄水建筑物集中布置时的出口消能布置结构,解决不同泄量、不同入池角度急流的偏转和消能不充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电工程岸边不同泄水建筑物集中布置时的出口消能布置结构,包括泄洪洞、溢洪道、消力池和辅助消能设施,泄洪洞轴线和溢洪道轴线夹角较小,两者出口部位共用一个消力池消能,消力池及辅助消能设施位于泄洪洞和溢洪道出口下游,消力池由位于两侧的边墙围筑而成,平面上呈不对称的喇叭形布置,底部由斜坡过渡段和水平段组成,辅助消能设施包括分流墩、潜没式中隔墙、波形反弧小挑坎和位于消力池下游的护坦;分流墩位于消力池斜坡过渡段上,起始端位于泄洪洞出口和溢洪道出口的中间部位,为变宽、等顶高程隔离墙;潜没式中隔墙位于分流墩下游,为等宽、高度渐变增高的变顶高程隔离墙,分流墩和潜没式中隔墙将消力池分割成左右两部分;波形反弧小挑坎位于消力池斜坡过渡段上,前端与泄洪洞的出口端连接,一侧与分流墩相连,另一侧与消力池边墙相连,挑坎顶部呈反弧状,末端平面上呈波浪形。
所述护坦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布置成等高程等宽度或斜坡变宽度结构。
所述泄洪洞轴线和溢洪道轴线夹角为0°~10°。
所述波浪由三段等半径的圆弧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了建筑物单独运用和联合运用时,急流进入消力池水流的偏转和消能不充分等问题,避免了出池水流的二次消能,节约工程投资。
(2)在工程投入运行后,泄水建筑物可单独运用,也可联合运用,运行方式不再有诸多限制,因而增加了工程运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电工程岸边不同泄水建筑物集中布置时的出口消能布置结构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泄洪洞段的纵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8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