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锂电池套管机的极性转换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0189.3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6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来;顾慧军;黄辉;梁志承;刘涛;段继远;任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慧新能源有限公司;湖南华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兴创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廖苑滨 |
地址: | 523851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步进马达 换向转轴 极性转换 换向 传动轴 套管机 皮带 本实用新型 生产效率 手动旋转 工位 夹住 良率 上套 检测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套管机的极性转换夹,其包括步进马达、换向转轴和换向夹,所述步进马达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皮带;所述换向转轴的末端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步进马达连接;所述换向夹固定于所述换向转轴的末端。当检测到锂电池的极性错误时,换向夹夹住锂电池,步进马达带动换向转轴旋转180°,换向转轴则带动换向夹和锂电池旋转180°,从而完成锂电池的极性转换,其结构简单,无需暂停后将锂电池手动旋转,只需增加一个极性转换夹工位即可完成锂电池的极性转换,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步进马达的控制精度非常高,设置好进量后不会发生旋转不到位的情况,大幅提高生产良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套管机的极性转换夹。
背景技术
锂电池套管机在整脚之后需要检查锂电池的极性,否则将导致后面的工艺步骤无法进行或损坏锂电池,传统的锂电池套管机在检测到锂电池的极性与预设的极性不一致时,通常会先暂停后再将锂电池手动旋转180°或直接将极性错误的锂电池排出。暂停后再将锂电池手动旋转,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且手动旋转还可能存在旋转不到位等情况发生,导致不良品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电池套管机的极性转换夹,当检测到锂电池的极性错误时,换向夹夹住锂电池,步进马达带动换向转轴旋转180°,换向转轴则带动换向夹和锂电池旋转180°,从而完成锂电池的极性转换,其结构简单,无需暂停后将锂电池手动旋转,只需增加一个极性转换夹工位即可完成锂电池的极性转换,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步进马达的控制精度非常高,设置好进量后不会发生旋转不到位的情况,大幅提高生产良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电池套管机的极性转换夹,其包括步进马达、换向转轴和换向夹,所述步进马达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皮带;所述换向转轴的末端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步进马达连接;所述换向夹固定于所述换向转轴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转轴的末端设有换向同步轮,所述换向同步轮的下方设有感应片,所述感应片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感应片相对应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步进马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片上设有两个呈轴对称分布的方孔。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步进马达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机架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跑道型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下表面还固定有安装座,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二跑道型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夹的夹持面上设有塑胶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检测到锂电池的极性错误时,换向夹夹住锂电池,步进马达带动换向转轴旋转180°,换向转轴则带动换向夹和锂电池旋转180°,从而完成锂电池的极性转换,其结构简单,无需暂停后将锂电池手动旋转,只需增加一个极性转换夹工位即可完成锂电池的极性转换,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步进马达的控制精度非常高,设置好进量后不会发生旋转不到位的情况,大幅提高生产良率。
感应片上设有两个呈轴对称分布的方孔,具体地,方孔设于圆形感应片的外缘,以方孔的圆心为轴呈轴对称,即180°,当感应片转动到传感器的上方时,传感器得到信号,从而使步进马达暂停下来,大幅度提高控制精度,提高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套管机的极性转换夹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慧新能源有限公司;湖南华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兴创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慧新能源有限公司;湖南华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兴创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01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塑板翻板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全自动钳子体钻铣加工的自动防错下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