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场便携式地表发射率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1576.9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4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王雨桐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谱仪 顶盖 辅助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 圆形边框 发射率测量 测量 外场 地表 半球空间 被动测量 辐射光源 向下延伸 野外环境 自然光源 便捷性 便携性 控制盒 圈凹槽 外边缘 主被动 便携 齿条 帘布 切边 扇叶 套接 下端 遮挡 镜头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场便携式地表发射率测量装置,包括光谱仪,还包括光谱仪辅助测量装置;光谱仪辅助测量装置套接在光谱仪的镜头上;光谱仪辅助测量装置包括顶盖;顶盖的下端设置有帘布;顶盖呈圆形,顶盖外边缘的一个切边处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控制盒;顶盖包括圆形边框以及设置于圆形边框内的扇叶;圆形边框的内侧开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齿条。本实用新型克服了采用被动测量方法时造成的误差;以自然光源替代主被动测量方法中的主动辐射光源,简化测量实施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测量方式实施的便捷性;克服现有遮挡设计中对半球空间的依赖,本实用新型具有便携性的辅助测量装置,以满足在野外环境下使用的便携与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外场便携式地表发射率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背景下,地表发射率的测量从测量环境来区分主要可分为实验室测量和野外测量两大类。基于实验室的地表发射率测量方法通常是借助高精度的红外光谱测量仪器,在封闭的环境下,实现对人造样本的发射率测量;而基于野外环境的地表发射率测量,则是通过便携式的野外光谱测量仪实现野外自然地表的光谱测量。
区别于测量环境,地表发射率的测量方法按照其测量原理也可分为被动和主被动结合两种方式。被动测量方式主要是基于辐射传输方程,首先对已知高反射率的样本进行表面温度和光谱测量,以此实现对环境辐射的校正,然后进一步对样本进行观测,并借助辐射传输方程实现地表发射率的测量;主被动结合的方式,则是通过借助主动辐射光源的照射,利用两次测量差异实现对地表发射率的测量。
目前,针对野外测量环境而言,由于主被动的测量方式中需要引入主动辐射光源,考虑到测量便捷性等问题,测量人员更多地倾向于采用被动测量方法,也就是利用便携式的光谱测量仪进行野外测量。但是,相对于主被动结合的测量方式,被动测量方法对环境辐射的校正精度依赖明显,导致其测量精度的稳定性一直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目前也由相关研究采用了可开闭的半球形表面对目标进行遮挡以实现差异化环境辐射的目的,但是其设备体积较大,更多的适合实验室的试探性研究,无法有效地在野外实际观测场地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场便携式地表发射率测量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场便携式地表发射率测量装置,包括光谱仪,还包括光谱仪辅助测量装置;光谱仪辅助测量装置套接在光谱仪的镜头上;光谱仪辅助测量装置包括顶盖;顶盖的下端设置有帘布;顶盖呈圆形,顶盖外边缘的一个切边处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控制盒;
顶盖包括圆形边框以及设置于圆形边框内的扇叶;圆形边框的内侧开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齿条;扇叶包括固定扇叶和级联扇叶;固定扇叶的一端与圆形边框固定相接、另一端设置有铰接轴;级联扇叶对称设置于固定扇叶的两侧,级联扇叶的一端插置于凹槽中、另一端铰接在铰接轴上;
级联扇叶包括一号级联扇叶、二号级联扇叶以及三号级联扇叶;一号级联扇叶套接在固定扇叶中;二号级联扇叶套接在一号级联扇叶中;三号级联扇叶套接在二号级联扇叶中,且三号级联扇叶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卡件;三号级联扇叶的内部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控制盒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控制盒的光谱仪套接口;光谱仪套接口的下侧设置有电源槽及电源扣盖;电源扣盖盖置于电源槽上;电源槽侧边的盒体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光谱仪套接口的上侧设置有扇叶开关;
帘布沿顶盖围绕成筒,帘布的内侧涂布有反射涂料。
进一步地,圆形边框的下端开设有挂钩槽;挂钩槽内设置有挂环:挂环为多个;帘布通过挂环挂置于圆形边框上。
进一步地,固定扇叶呈扇形,且固定扇叶的圆心角度为90°。
进一步地,电源槽内设置有蓄电池;齿轮的中心轴部设置有电机;蓄电池、扇叶开关、电机通过导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1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