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回转窑窑尾积料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3397.9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8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星;黄志文;翟凤元;何永涛;王永革;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隅冀东水泥(唐山)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0 | 分类号: | F27D15/00;F27D15/0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高志海 |
地址: | 064009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料槽 窑尾 连通 水泥回转窑 下料阀 锁风 冷却 本实用新型 管链输送机 高温风机 回收系统 收尘系统 下料溜槽 闸板阀 积料 料仓 出口 底部出口 环境效益 物料回收 原料磨 围挡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回转窑,具体是一种水泥回转窑窑尾积料回收系统。窑尾平台设有冷却场,冷却场是截面为U形的窑尾平台围挡,冷却场的底部通过第一下料溜槽与料仓连通,料仓的底部安装闸板阀,闸板阀的出口安装出料槽,出料槽的中部安装第一锁风下料阀,管链输送机的一端置于出料槽的下方并与出料槽底部出口连通,管链输送机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锁风下料阀,第二锁风下料阀的出口通过第二下料溜槽与高温风机的出口连通,高温风机的出口与原料磨收尘系统连通。本实用新型在物料回收过程中不产生灰尘,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物料最终由原料收尘系统回收,避免了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回转窑,具体是一种水泥回转窑窑尾积料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回转窑窑尾漏料是许多水泥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窑尾漏料,一是造成窑尾密封变形,窑尾漏风,冷空气吸入窑内,增大了热损失,影响窑的产品质量;二是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恶化了工作环境,增大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在当前环保的严峻形势下,窑尾物料的清理、回收成为了所有的水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行业内部对窑尾积料的普遍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溜槽将物料从窑尾二层人力倒运到地面上,再用铲车倒运到石灰石库回收,倒运过程中扬尘较严重;另一种是将物料用滑轮运到烟室二层,通过清料孔倒入烟室,这种方式虽然减少了扬尘,但是劳动量较大,同时员工在清料过程中还存在烫伤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回收过程不产生烟尘,保护环境的水泥回转窑窑尾积料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泥回转窑窑尾积料回收系统,窑尾平台设有冷却场,冷却场是截面为U形的窑尾平台围挡,冷却场的底部通过第一下料溜槽与料仓连通,料仓的底部安装闸板阀,闸板阀的出口安装出料槽,出料槽的中部安装第一锁风下料阀,管链输送机的一端置于出料槽的下方并与出料槽底部出口连通,管链输送机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锁风下料阀,第二锁风下料阀的出口通过第二下料溜槽与高温风机的出口连通,高温风机的出口与原料磨收尘系统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第一下料溜槽以下采用全封闭设计,物料回收过程中不产生灰尘,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物料最终由原料收尘系统全部回收,避免了资源浪费;节省人力,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是:
冷却场出口的上部安装篦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冷却场1;篦板1-1;第一下料溜槽2;料仓3;闸板阀4;出料槽5;第一锁风下料阀6;管链输送机7;第二锁风下料阀8;第二下料溜槽9;高温风机10;回转窑11;窑尾平台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水泥回转窑窑尾积料回收系统,由冷却场1、第一下料溜槽2、料仓3、闸板阀4、出料槽5、第一锁风下料阀6、管链输送机7、第二锁风下料阀8、第二下料溜槽9、高温风机10、回转窑11和窑尾平台12构成。具体的,回转窑11的窑尾安装窑尾平台12,窑尾平台12上安装窑尾平台围挡,窑尾平台围挡的截面为U形,窑尾平台围挡构成冷却场1,回转窑11运行过程中窑尾一旦跑料,物料不会流到围挡外面。冷却场1的底部加工出料口,出料口的上部安装篦板1-1,篦板1-1上均布50×50的方孔,防止异物进入卡住下游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隅冀东水泥(唐山)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金隅冀东水泥(唐山)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33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