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电梯开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3509.0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7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悦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14 | 分类号: | B66B13/14;B66B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 开门装置 新型智能 移动机构 控制器 指向器 传感器 壳体 电梯 自动操作模式 无线通讯器 控制按钮 控制面板 连接控制 人工操作 无缝切换 依次设置 智能开关 电梯门 兼容性 货梯 客梯 底座 兼容 倾倒 体内 协同 伤害 协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电梯开门装置,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移动机构、壳体和底座,壳体内设有控制器、驱动系统、无线通讯器和传感器,壳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器分别连接控制面板、驱动系统和传感器,移动机构包括X轴电动模组、Y轴电动模组、Z轴电动模组和Z轴指向器,Z轴指向器朝向控制按钮,驱动系统分别连接X轴电动模组、Y轴电动模组和Z轴电动模组。本实用新型兼容性好,可兼容所有类型的客梯与货梯;能与AGV小车协同工作,智能开关电梯门;安全性好,良好的人工协作,不会倾倒或对人造成伤害;可无缝切换人工操作/自动操作模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电梯开门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导引运输车(AGV)是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现有的AGV在运输行进过程中上下电梯时,无法与电梯形成良好的协同工作,在没有人力操作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碰撞或倾翻事故,安全问题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电梯开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电梯开门装置,所述电梯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的内壁上设有控制按钮,其中,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移动机构、壳体和底座,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器、驱动系统、无线通讯器和传感器,所述壳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所述驱动系统和所述传感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X轴电动模组、Y轴电动模组、Z轴电动模组和Z轴指向器,所述Z轴指向器朝向所述控制按钮,所述驱动系统分别连接所述X轴电动模组、Y轴电动模组和Z轴电动模组。
上述新型智能电梯开门装置,其中,所述底座包括面板、横向脚杯和调节螺杆,所述面板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所述面板及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均通过所述横向脚杯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面,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传感器。
上述新型智能电梯开门装置,其中,还包括支杆和竖向脚杯,所述支杆设于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所述竖向脚杯设于所述支杆上且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侧壁。
上述新型智能电梯开门装置,其中,所述X轴电动模组和所述Y轴电动模组均包括导轨、拖链和电动块,所述电动块通过所述拖链在所述导轨上移动。
上述新型智能电梯开门装置,其中,所述无线通讯器采用GPRS或Wifi通讯协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兼容性好,可兼容所有类型的客梯与货梯;能与AGV小车协同工作,智能开关电梯门;安全性好,良好的人工协作,不会倾倒或对人造成伤害;可无缝切换人工操作/自动操作模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悦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悦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3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