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木耳种植简易吊袋棚室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5334.7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7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香红;夏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市天缘林下循环经济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A01G18/69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袁彤彤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袋装置 黑木耳 种植 吊袋 棚室 贯穿 光照 简易 本实用新型 日光灯 安装吊环 顶端铰接 下固定块 增强装置 左右两侧 顶盖 生长 出水管 进水管 通风孔 外固定 支撑架 下段 中段 吊环 悬挂 天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木耳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木耳种植简易吊袋棚室,包括吊袋装置本体,吊袋装置本体的顶端铰接设有顶盖,吊袋装置本体的顶部两侧外固定安装吊环,吊袋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设有进水管,吊袋装置本体的内部下段两侧均设有下固定块,且吊袋装置本体的底部一侧贯穿设有出水管,吊袋装置本体的中段一侧贯穿开设有通风孔,有益效果为:本实用中通过吊袋装置本体来种植黑木耳,且装置整体通过吊环悬挂于支撑架上,因此黑木耳的生长不会受到地面水分含量的影响,同时,当天气光照强度不佳时,可以开启日光灯用于照明,增强装置内部整体的光照强度,为黑木耳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光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木耳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木耳种植简易吊袋棚室。
背景技术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而现如今,大多数黑木耳都是采用地摆方式种植,此种方式不仅占地面积大,产量低,而且黑木耳的生长情况受天气影响严重。当天气过于干旱或潮湿时,都会使黑木耳的产量急剧下降,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黑木耳种植简易吊袋棚室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木耳种植简易吊袋棚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木耳种植简易吊袋棚室,包括吊袋装置本体,所述吊袋装置本体的顶端铰接设有顶盖,吊袋装置本体的顶部两侧外固定安装吊环,吊袋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设有进水管,吊袋装置本体的内部下段两侧均设有下固定块,且吊袋装置本体的底部一侧贯穿设有出水管,吊袋装置本体的中段一侧贯穿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顶盖的一侧边与吊袋装置本体的顶端一侧铰接设置,且顶盖的底端等距设有日光灯,所述进水管位于吊环的下方,且两进水管的内端上均固定安装雾化喷头,所述下固定块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吊袋装置本体的内侧壁上,且左右两侧的下固定块高度相同,二者上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小于吊袋装置本体的内侧长度,且安装板的底端两侧分别与两下固定块的顶端贴合,所述安装板上等距分布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数量共不少于二十个,且各固定环的内部均穿插设有种植杆,所述出水管位于下固定块的下方,且出水管的底端与吊袋装置本体的内部底端贴合,出水管上设置有手动阀门。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顶部两侧均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种植杆的底部均穿插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均穿过种植杆并延伸至固定环上的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吊袋装置本体的底部两侧均贯穿设有插杆,所述插杆均位于下固定块的上方,且两插杆的外端均设有帽柱,所述插杆的底端表面均与安装板的顶端贴合。
优选的,所述插杆位于吊袋装置本体外侧的部分上套接设有定位片以及定位弹簧,所述定位片的内侧均与吊袋装置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定位弹簧的内外两端分别与定位片的外侧以及帽柱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均位于种植杆的顶端上方,且两雾化喷头均倾斜设置,二者的喷洒面均朝吊袋装置本体的内部底端方向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中通过吊袋装置本体来种植黑木耳,且装置整体通过吊环悬挂于支撑架上,因此黑木耳的生长不会受到地面水分含量的影响,同时,当天气光照强度不佳时,可以开启日光灯用于照明,增强装置内部整体的光照强度,为黑木耳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光线;
2.本实用中种植杆通过定位杆固定于固定环内,且每块安装板上设置有不少于二十个固定环,充分利用了种植空间,相比于传统技术,本实用中若某一块种植杆上黑木耳生长情况不佳,可以方便的取出并随时更换新的种植杆,以此保证黑木耳的生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市天缘林下循环经济研究院,未经济宁市天缘林下循环经济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5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