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梯临时安全防护栏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7683.2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3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方梅;林灿基;李建邦;罗文咏;谢武;邓林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杆 楼梯 倾斜度 安全防护栏杆 水平距离 铰接 转动 技术方案要点 建筑施工技术 本实用新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梯临时安全防护栏杆,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多个依次沿楼梯排列的立杆,相邻立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立杆的顶部,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立杆的中部。对于不同倾斜度的楼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以通过绕相应的立杆转动来保持与相应楼梯一样的倾斜度,相应的相邻立杆之间的水平距离会随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转动而发生变化,反之,通过调节相邻立杆在所需连接的楼梯上的水平距离,即可使整个安全防护栏杆在该楼梯上使用,整个安全防护栏杆能够被重复使用在不同倾斜度的楼梯上,且无需增减零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梯临时安全防护栏杆。
背景技术
楼梯的防护栏安装在建筑施工中属于后期阶段的施工项目,为了保证前期施工的安全,往往在没有安装正式护栏时,在楼梯上架设临时防护栏杆,以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楼梯临时防护栏杆的结构包括立杆和连杆,立杆和连杆一般选取合适长度的钢管,两者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立杆的底部固定在楼梯临边的地面,由于采用焊接方式形成立杆和连杆之间的连接,因此,对于不同倾斜度的楼梯而言,临时防护栏杆将不能被重复利用,从而导致了钢管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临时安全防护栏杆,其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梯临时安全防护栏杆,包括多个依次沿楼梯排列的立杆,相邻立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立杆的顶部,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立杆的中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不同倾斜度的楼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以通过绕相应的立杆转动来保持与相应楼梯一样的倾斜度,相应的相邻立杆之间的水平距离会随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转动而发生变化,反之,通过调节相邻立杆在所需连接的楼梯上的水平距离,即可使整个安全防护栏杆在该楼梯上使用,整个安全防护栏杆能够被重复使用在不同倾斜度的楼梯上,且无需增减零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端部上均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杆、第一螺栓,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固定杆上,所述立杆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处在立杆的顶部,第二凹槽处在立杆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杆上的固定杆的一端插入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杆上的固定杆的一端插入相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螺栓将固定杆固定在相应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是通过相应的第一螺栓与立杆进行连接,拆装十分方便,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安全防护栏杆的楼梯的长度,适当增减若干立杆以及相应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整个安全防护栏杆也能够适用于部分不同长度的楼梯。
优选的,同一立杆上的两个第一连杆分别位于相应立杆的两侧,同一立杆上的两个第二连杆分别位于相应立杆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第一接杆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在相应滑槽中,所述滑槽中设有限制固定杆移动的锁定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解除相邻立杆之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其中一个立杆之间的锁定组件对固定杆的锁定,再将该立杆向相邻立杆一侧移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解除锁定的端部会越过该立杆,锁定组件重新将固定杆与该立杆连接后,相邻立杆之间的距离就发生了变化,且处在相邻立杆间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部分也相应的缩短,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根据楼梯的长度来调节整个安全防护栏杆的长度,相邻第一连杆、相邻第二连杆之间的交错设置也是为了方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限位板、第二螺栓,所述限位板处在固定杆远离立杆的一端上,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在限位板上,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朝向相应限位板的侧面上均设有多个沿滑槽方向均匀排列的通孔,第二螺栓穿过相应的限位板并螺纹连接在相应的通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7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