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8306.0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8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耶博;刘虎;苟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西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6 | 分类号: | F23G5/46;F22B1/18 |
代理公司: | 51214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小飞;钱成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锅炉 垃圾焚烧余热 连通 锅筒 回收处理系统 烟气处理单元 本实用新型 垃圾焚烧 焚烧炉 过热器 水冷壁 脱硫塔 烟气 汽轮机做功 过热蒸汽 回收利用 依次连通 除尘器 发电机 排空 脱尘 脱硫 烟囱 发电 回收 输出 土壤 污染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属于垃圾焚烧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焚烧炉,设置在焚烧炉上方的余热锅炉以及与余热锅炉连通的烟气处理单元,所述余热锅炉由水冷壁围绕而成,所述烟气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脱硫塔,除尘器以及烟囱,所述脱硫塔与余热锅炉的出口连通,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水冷壁连通的锅筒,以及与锅筒连通的过热器。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对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脱尘处理,降低排空烟气对空气及土壤的污染。同时采用余热锅炉、锅筒及过热器对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生成过热蒸汽输出到汽轮机做功来带动发电机发电,有效降低热量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焚烧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起步较晚,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差,生活垃圾治理仍处于初级阶段,使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堆肥法、填埋法、焚烧法。我国垃圾大多是混合收集,没有分类处理且处理过程复杂分类不彻底,使用堆肥法在处理过程中恶臭难以控制且堆肥产品质量不过关,故此方法很少应用。填埋法是我国传统沿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工程措施,也谈不上执行什么环保措施,它不可避免的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一般的垃圾集中焚烧燃烧不充分、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残留的有害物质对土壤将存在长期的影响,同时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对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同时利用余热锅炉对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过热器生成过热蒸汽输出到汽轮机做功,实现对垃圾焚烧热量的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焚烧炉,设置在焚烧炉上方的余热锅炉以及与余热锅炉连通的烟气处理单元,所述余热锅炉由水冷壁围绕而成,所述烟气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脱硫塔,除尘器以及烟囱,所述脱硫塔与余热锅炉的出口连通,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水冷壁连通的锅筒,以及与锅筒连通的过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锅筒内设置有一次分离元件以及二次分离元件,所述一次分离元件为导流式旋风分离器,所述二次分离元件为波形板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预热器包括蒸汽空气预热器以及烟气空气预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过热器包括依次连通的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低温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器,中温过热器进口集箱,中温过热器,二级喷水减温器,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高温过热器以及过热器出口集箱,其中,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与锅筒连通,过热器出口集箱通过主蒸汽管道与汽轮机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余热锅炉出口设置有省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与焚烧炉连通的预热器,预热器包括蒸汽空气预热器以及烟气空气预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焚烧炉前面还设置有垃圾输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抓斗,给料斗,溜槽和推料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焚烧炉包括干燥炉排、燃烧炉排以及燃烬炉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在对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脱尘处理,可以降低排空烟气对空气及土壤的污染。同时采用余热锅炉、锅筒及过热器对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生成过热蒸汽输出到汽轮机做功来带动发电机发电,有效降低热量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西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西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8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