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小区机械化移栽秧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8368.1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1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哲;张玉屏;向镜;张义凯;徐一成;朱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33100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秧苗 连接底盘 钵碗 下凹 育秧 可降解育秧盘 本实用新型 纵横排列 育秧盘 水稻 小区 机械化 纵向连接 插秧机 常规机 机插秧 插秧 多段 降解 播种 栽培 培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小区机械化移栽秧盘,包括作为连接底盘的可降解育秧盘,所述连接底盘底部带有纵横排列的下凹钵碗;所述水稻小区机械化移栽秧盘还包括连盘秧苗段,所述连盘秧苗段包括可降解育秧盘段以及在栽培在育秧盘段上的秧苗,降解育秧盘段与连接底盘带有相同纵横排列的下凹钵碗;所述连接底盘上沿其纵向连接有多段的连盘秧苗段,连盘秧苗段底部的下凹钵碗插入到连接底盘底部的下凹钵碗中。本实用新型能用插秧机进行水稻小区机插秧,且不需频繁地更换秧苗,且能使其秧苗在育秧过程只是按照常规机插秧用秧苗的育秧播种方式和培育秧苗,使育秧过程变得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技术,具体为水稻小区试验的机械化移栽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小区试验,是将试验田分为多块小区,每个小区种植不同的水稻品种,而进行品种之间的比较。通常每个小区种植一个品种,田试验中有多个品种,随机分布在各个小区中。在使用插秧机进行小区插秧时,每插一小区后就需要更换新的秧苗;再由于插秧机的插秧方式是将由标准的长方形育秧盘育出的秧苗毯放入到插秧机秧苗箱内进行插秧,每一盘秧苗毯只对应提供一行的插秧秧苗,插秧机可插多少行秧,就需对应并排放多少盘秧苗毯,由于小区的面积较小,使在每个小区用秧苗量较少,而小区内一行的插秧的秧苗量更少,由于标准育秧盘培育的每盘秧苗是一定的,远多于一个小区内一行插秧的需要量,使采用常规的机插秧方式对小区试验插秧则使更换秧苗非常频繁,并会使大量秧苗被浪费,且其效率甚至低于人工手插秧。
公开号为107182654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也能利用插秧机进行小区插秧的方法,它在标准育秧盘中按一定的排列顺序播几种不同的品种并培育秧苗,在机插秧时,按设定好的顺序放秧和插秧来进行小区机插秧。该方法可减少换秧次数和换秧时秧苗的损耗。但此种方法需配备专用的育秧播种机在同一育秧盘内播种多个品种,增加了设备投入;同时由于一盘内需播多个品种,而由于试验各小区顺序的不同而使育秧盘内播种的品种的排列不同或品种种类不同,使育秧过程变得繁杂,从育秧开始至上机插秧,各环节中都极易产生错乱,导致实验数据产生错误,且育秧环节和插秧环节为不同人,对研究人员来说会产生对实验数据结果怀疑的心理不安定。增加了小区试验的难度,没有根本解决小区机插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小区机械化移栽秧盘,不仅能用插秧机进行水稻小区机插秧,不需频繁地更换秧苗,且使其秧苗在育秧过程中能够只是按照常规机插秧用秧苗的育秧播种方式和培育秧苗,使育秧过程变得简单,方便。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小区机械化移栽秧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连接底盘的可降解育秧盘,所述连接底盘底部带有纵横排列的下凹钵碗;
所述水稻小区机械化移栽秧盘还包括连盘秧苗段,所述连盘秧苗段包括可降解育秧盘段以及在栽培在育秧盘段上的秧苗,降解育秧盘段与连接底盘带有相同纵横排列的下凹钵碗;
所述连接底盘上沿其纵向连接有多段的连盘秧苗段,连盘秧苗段底部的下凹钵碗插入到连接底盘底部的下凹钵碗中。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或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相邻段连盘秧苗段之间空有若干行连接底盘的下凹钵碗。
所述连盘秧苗段由整盘的栽培有秧苗的栽培秧苗可降解育秧盘裁成,所述栽培秧苗可降解育秧盘与连接底盘采用相同的可降解育秧盘。
所述可降解育秧盘、可降解育秧盘段所述属的可降解育秧盘为周边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边壁的长方形育秧盘。
在连接底盘上的连盘秧苗段分别为进行小区试验的不同品种种子的连盘秧苗段。
它包括有多个由连接底盘和多段的连盘秧苗段构成的段式叠盘可降解育秧盘,段式叠盘可降解育秧盘之间,带盘秧苗段的排列规律相同,纵向同一位置的各带盘秧苗段的长度基本相同且秧苗品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8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子投送机构漏播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机械分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