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力线路的维检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1038.8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7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晨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G01R19/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8000 吉林省松***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板 插杆 外围 接地棒 灯泡 导电金属板 插杆顶端 电力线路 接地装置 螺纹杆 套接 焊接 本实用新型 主体下表面 手柄 灯泡点亮 顶端焊接 高压电流 均匀镶嵌 螺纹连接 轴心位置 内壁套 下表面 插板 触电 辐散 摆放 铺设 地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线路的维检接地装置,包括主体、绝缘板、灯泡、插杆、接地棒和螺纹杆,所述主体下表面靠近外围均匀镶嵌有四个导电金属板,所述导电金属板下表面的主体上焊接有插板,所述主体外围摆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均匀套接有插杆,所述插杆顶端轴心位置螺纹连接有灯泡,所述插杆顶端外围焊接有顶板,所述插杆内壁套接有接地棒,所述接地棒顶端焊接有螺纹杆,所述接地棒顶端外围黏贴有手柄;通过经过在外围铺设绝缘板,在绝缘板上均匀套接有插杆,将插杆一端插入地下,当高压电流辐散时,会将灯泡点亮而越往外围其电流强度越小,从而会使得其灯泡越往外越暗,从而进行提醒靠近者避免其出现触电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修接地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力线路的维检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CET/GCR/SG3塔杆、基站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接地装置。它被用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与大地直接接触实现电气连接的金属物体为接地极,它可以是人工接地极,也可以是自然接地极。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力维检时往往需要进行接地处理,防止其使用时出现电力检修出现触电的情况发生,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接地装置使用时具有很多的缺陷例如:
1.现有技术中的设施在使用时其辐散时会造成其靠近中心位置的电压更高,从而造成其使用时出现中心位置危险程度大大增加,故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2.现有技术中的接地装置由于其本身结构简单,采用一根接地棒以及较长的导线并且外面包裹有绝缘皮,而在使用时其接地装置将电流引导至地下其高压电会产生一定的辐散范围,然而其辐散范围没有人体提升的情况下会造成误入其中的人员出现触电的危险,故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线路的维检接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力线路的维检接地装置,包括主体、绝缘板、灯泡、插杆Ⅱ、接地棒和螺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下表面靠近外围均匀镶嵌有四个导电金属板,所述导电金属板下表面的主体上焊接有插板,所述主体外围摆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均匀套接有插杆Ⅰ,所述插杆Ⅰ顶端轴心位置螺纹连接有灯泡,所述主体轴心位置套接有插杆Ⅱ,所述插杆Ⅱ对应导电金属板处镶嵌有金属环,所述插杆Ⅱ顶端外围焊接有顶板,所述插杆Ⅱ内壁套接有接地棒,所述接地棒顶端焊接有螺纹杆,所述接地棒顶端外围黏贴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顶板下表面均匀焊接有插杆Ⅲ,所述主体上表面对应插杆Ⅲ处开设有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手柄下表面对应顶板处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手柄顶端焊接有底罩,所述螺纹杆顶端贯穿手柄与底罩螺纹连接有螺纹扣,所述底罩顶端套接有顶罩,所述顶罩上均匀开设有八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主体上表面黏贴有橡胶板,所述插板边缘处呈刀片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板的作用使得其中当电流进入地下范围时,经过插板的作用进行分流电能,从而使得在使用时其进行快速辐散,并且使得其中心位置的电流强度大大降低,使得其中心的危险程度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晨,未经陈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1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