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滴滤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1618.7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1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红;闫志英;佟欣宇;曾勇;宦臣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52;B01D53/58 |
代理公司: | 51247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臭 塔身 微生物 螺旋状气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 除臭装置 气流通道 螺旋状 滑板 滴滤 臭气 隔板 净化处理效率 处理装置 多孔隔板 多孔托板 废气净化 塔身内壁 作业效率 出料口 进料口 轴转动 侧壁 菌群 失活 塔顶 转轴 替换 饱和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净化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滴滤除臭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塔身中设有由螺旋状滑板、扇形多孔隔板、多孔托板组成的除臭组件,相邻的滑板与塔身内壁之间构成了螺旋状的气流通道,显著延长了臭气与微生物接触时间,提高了净化处理效率。塔顶设有位于螺旋状气流通道上部的进料口,塔身侧壁设有对应螺旋状气流通道下部的出料口,气流通道中的隔板可在转轴的作用下以塔身半径为轴转动,由此达到方便有序地更迭替换饱和失活微生物以保证长时间高效除臭的目的。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生物滴滤除臭装置,装置中的臭气与菌群接触时间长,除臭作业效率高,还能方便微生物的有序更迭,实现长时间高效除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净化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滴滤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恶臭气体是指一切通过非生物途径或生物途径产生、能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快或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目前常用的除臭方法包括物理法:物理吸附法、高能离子除臭法等;化学法:臭氧氧化法、活性氧氧化法、化学溶液吸收法、光催化氧化法等;生物法:生物滤池法、生物滴滤塔法、生物滤膜法、活性污泥法等。相对物理除臭,生物除臭具有臭气去除率高,运行费用低,设备运行检修成本低等优点;相对化学除臭,生物除臭则在二次污染少,运行费用低、能耗低等方面占有优势,所以生物除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常规的生物除臭技术方案里,通常采用滴滤装置中填料上挂膜生长的综合除臭菌群对恶臭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但由于微生物的培育及控制工程存在极大困难,导致微生物的有效浓度较低且容易饱和失活,而常规滴滤装置中的气体都是径直穿过填料,与微生物接触时间较短,并且常规滴滤装置中的饱和失活微生物难以进行方便有序的更迭替换,造成装置除臭效率随使用时长的增加而快速下降的问题。
因此,废气净化处理装置技术领域,亟需一种能显著延长臭气与微生物接触时间,且能实现饱和失活微生物进行方便有序的更迭替换以保证长时间高效除臭的生物滴滤除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显著延长臭气与微生物接触时间,且能实现饱和失活微生物进行方便有序的更迭替换以保证长时间高效除臭的生物滴滤除臭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物滴滤除臭装置,包括塔体和分别与塔体相连通的供气组件、集气组件、储液组件,所述塔体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塔身,所述塔身中设有除臭组件,所述除臭组件包括若干螺旋状滑板,所述滑板由塔身轴线沿半径延伸向塔身内壁,所述各个滑板沿塔身的轴线均布,所述滑板底部与塔身下端口齐平,所述相邻滑板与塔身内壁所围平面内水平设置多孔隔板,所述滑板底部水平设置与塔身下端口等大的多孔托板,所述托板外缘与塔身内壁固接;
所述滑板与隔板和/或托板之间所围空间内设有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还包括塔顶,所述塔顶设有与滑板数量相等的进料口并适配进料门,所述进料口竖直投影面位于相邻滑板之间;所述塔身侧壁下部设有出料口并适配平开式出料门,所述出料口位于相邻滑板之间;所述隔板呈扇形且其对称轴处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塔身轴线处的滑板转动连接、另一端沿半径方向延伸与塔身侧壁转动连接并穿出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转轴穿出塔身一端设有旋转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还包括塔顶和塔底;所述塔顶中部上凸并设有集气管,所述塔顶中、集气罩下方、滑板上方设有布水机构;所述塔底中部下凹并设有观察窗,所述塔底侧壁设有排液管,所述塔底中、观察窗上方、托板下方设有喷气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机构通过穿出塔顶的进水管与储液组件相通,所述排液管与储液组件相通;所述喷气机构通过穿出塔底的进气管与供气组件相通,所述集气管与集气组件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组件中容纳培养有综合除臭菌群的液体培养基。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集气管上设有负压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西安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1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铝酸钙粉生产的废气超低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激光打标机除烟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