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再生纤维素膜生产用粘胶物料混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2357.0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2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萌;江修才;李瑞丰;邱金江;王新;王超;陈玉苹;胡凯;刘敏;徐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74 | 分类号: | B29B7/74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胶原液 再生纤维素膜 输料管 充分混合 颗粒助剂 液体助剂 混合液 进料管 均质泵 管道静态混合器 物料混合设备 本实用新型 输出 初步过滤 初步混合 物料混合 质量波动 烛形滤器 不均匀 粘胶 组粘 过滤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再生纤维素膜生产用粘胶物料混合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粘胶原液与助剂混合不均匀,存在质量波动的问题,包括有用于助剂进入的进料管、助剂与粘胶原液混合后进行输出的输料管、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上的均质泵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管和输料管之间的多组粘胶物料混合组件;通过将助剂和粘胶原液初步混合液首先经过烛形滤器进行初步过滤后,过滤后的混合液再流入通管道静态混合器中,使得液体助剂或颗粒助剂与粘胶原液进行充分混合,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液最终在均质泵的作用下进行输出,在上述整个过程中,液体助剂或颗粒助剂均匀分散在粘胶原液中,使再生纤维素膜呈现不同颜色、功能;同时不影响再生纤维素膜的本身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纤维素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再生纤维素膜生产用粘胶物料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各方面对于塑料污染的重视,再生功能纤维素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范,同样不同功能的需求对于再生纤维素膜功能化要求也越来越多。
为使再生纤维纤维素膜获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强度、不同的通气性等各种不同的功能,需要向粘胶原液中添加各种助剂,使助剂与粘胶原液均匀混合后,再通过喷缝挤出,最终使再生纤维素膜获得均一的不同性能。
实际生产过程中,粘胶原液粘度较大,而且所加助剂多为微细颗粒悬浊液,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将粘胶原液与助剂均匀混合,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混合不均匀,会造成再生纤维素膜着色不均匀,功能赋予不平均,会产生严重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再生纤维素膜生产用粘胶物料混合设备,该粘胶物料混合设备将液体助剂或颗粒助剂送入混合设备后能够充分与管道中的粘胶原液混合,均匀分散在粘胶原液中,使再生纤维素膜呈现不同颜色、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再生纤维素膜生产用粘胶物料混合设备,该粘胶物料混合设备包括有用于液体助剂或颗粒助剂进入的进料管、液体助剂或颗粒助剂与粘胶原液混合后进行输出的输料管、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上的均质泵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管和输料管之间的多组粘胶物料混合组件,相邻的一对所述粘胶物料混合组件之间通过连接弯管相连通,其中每一所述粘胶物料混合组件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烛形滤器和管道静态混合器,所述粘胶原液和液体助剂或颗粒助剂通过进料管进入到所述粘胶物料混合组件中进行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混合液经所述均质泵由所述输料管中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静态混合器包括有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两端的前后法兰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腔中的多组旋转叶片,其中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构成有混合液流动的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多组所述旋转叶片之间通过采用左旋和右旋交替安装的形式布置在所述壳体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烛形滤器包括有圆柱形的壳体、竖直并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腔中的滤芯、套放在所述滤芯上的专用滤布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壳体两侧的进料管和出料管。
进一步,所述滤芯和壳体为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采用主要由烛形滤器、管道静态混合器以及均质泵构成,液体助剂或颗粒助剂和粘胶原液初步混合液首先经过烛形滤器进行初步过滤后,过滤后的混合液再流入通管道静态混合器中,使得液体助剂或颗粒助剂与粘胶原液进行充分混合,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液最终在均质泵的作用下进行输出,在上述整个过程中,液体助剂或颗粒助剂均匀分散在粘胶原液中,使再生纤维素膜呈现不同颜色、功能;同时不影响再生纤维素膜的本身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2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种薄膜的密炼混料系统
- 下一篇:再生塑料条料切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