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2719.6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8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波;刘启燕;周洪英;吴洪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50 | 分类号: | A01G18/50 |
代理公司: | 42225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接种 镊子 本实用新型 手柄 镊子本体 手术刀 刀片顶端 接种工具 一端连接 平口状 刀片 剪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其包括镊子本体,所述镊子本体包括两个手柄,两所述手柄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片顶端呈平口状。本实用新型中的食用菌接种镊子集剪刀/手术刀、剐铲和镊子为一体,避免了在食用菌接种过程中因频繁更换接种工具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专用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
背景技术
食用菌栽培操作中,一般需要镊子、剪子或手术刀、剐铲等器具。操作时,通常是用剐铲从试管中取出菌块,剪子或手术刀将菌块切开,再用镊子放到培养基中。操作时需要频繁更换器具,切割时需要相对的开放环境,且经常出现单手持剪子或手术刀难以切割菌块的情况。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集剪刀/手术刀、剐铲、镊子为一体,可以在食用菌接种过程中不用频繁更换剪刀/手术刀、剐铲、镊子等器具。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其包括
镊子本体,所述镊子本体包括两个手柄,两所述手柄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片顶端呈平口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两所述刀片的刃部的朝向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两所述刀片的刃部互相相对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镊子本体还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刀片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段相连,所述第二段远离第一段一端与手柄相连,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夹角为钝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夹角为150°。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夹持部表面设有防滑纹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镊子本体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分别连接于两所述手柄上的两个安置部;其中一个安置部上设有两个L形的挂钩,所述L形的挂钩具有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的一端连接在安置部上,另一端与第四段连接,且两所述L形挂钩的第三段相互平行间隔设置,两所述L形挂钩的第四段远离第三段的一端朝向相反;另一安置部上设有一个与两所述L形的挂钩相适配的T形槽,两所述L形挂钩可以卡合于T形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手柄表面上设有防滑纹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食用菌接种镊子,集剪刀/手术刀、剐铲、镊子为一体,避免了在食用菌接种过程中因频繁更换工具而导致接种时间过程长而效率低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接种镊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接种镊子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接种镊子闭合状态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接种镊子卡扣示意图。
图中:1、镊子本体;10、手柄;11、夹持部;110、第一段;111、第二段;2、刀片;3、卡扣;30、安置部;300、第三段;301、第四段;302、T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27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香菇棒高效节能杀菌专用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净化接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