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淋涂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4303.8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1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奇;许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捷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35 | 分类号: | B29C64/135;B29C64/209;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淋涂 打印 狭缝 本实用新型 喷头 涨紧组件 连接板 涨紧块 打印设备 腔体结构 市场应用 进料口 有效地 刮刀 刮平 网板 铺平 侧面 引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淋涂喷头,其包括:淋涂腔,淋涂腔为腔体结构,其侧面设有用于打印原材料引入的进料口,其底部形成狭缝,围绕狭缝,淋涂腔的底部固定设有用于连接淋涂腔的连接板;淋涂刀,淋涂刀的数目为2个,其一为短淋涂刀、另一为长淋涂刀;两个淋涂刀均固定于连接板的下方,并分别设置于狭缝的两侧;涨紧组件,涨紧组件包括多个涨紧块,多个涨紧块均设置于其中一个淋涂刀的外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淋涂淋涂喷头,在使用其进行3D打印时,将打印原材料淋涂至网板上,并可以直接将打印原材料层铺平,避免了刮刀刮平的操作,淋涂后即可打印,有效地提高3D打印的效率,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淋涂喷头。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打印成型技术,目前,3D打印技术已普及于工业化生产制造中;其将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分析高度一体化,越是结构复杂、原材料附加值高的产品,其快速高效成形的优势越显著。
3D打印设备打印时,需要先将打印物的三维模型进行软件切片,形成若干个数字切片,再通过3D打印将按照这些切片信息,对应地逐层堆叠打印原材料,固化成型;叠完所有的数字切片后,形成打印完成的打印物,打印完成;打印原材料的厚度与每一层打印物的厚度相对应,因此,在3D 打印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刮刀将打印原材料刮平后,再打印。
中国专利201510234338.8公开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快速光固化喷头,主要包括光固化喷头外壳、料筒部分、点光源部分、反光镜角度架升降部分,其中料筒部分主要包括料筒、连接在料筒底端的点胶针头、设于料筒顶端的料筒盖,点光源部分主要包括激光点光源、光源固定架、反光镜固定架、反光镜角度架,反光镜角度架升降部分主要包括丝杆、调节旋钮、滑道、滑块、丝母。
中国专利201810104598.7公开了一种光固化成型设备,包括储液缸,存储用于打印三维物体的原材料;铺液装置,铺液装置位于储液缸上方且可在工作平面上进行水平运动,铺液装置设有喷射液体的喷头,以及用于将液体铺平的至少一个刮刀;基板,置于储液缸内,并可在储液缸上进行垂直运动,以使在每完成一层三维物体打印时,驱动基板向下运动预设距离。
上述方案中对打印过程进行了改进,但仍然没有完全避开使用刮刀将打印原材料刮平的步骤,而使用刮刀刮平打印原材料层的过程中,其每打印一层后,均需要调整网板的高度,再刮平后,才能打印下一层,其中间过程用时长,不利于每一层打印物之间的粘合,影响打印物的力学性能,同时打印效率的提高也受到很大的局限。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需刮刀刮平、并能够提高3D打印效率的淋涂喷头及相应的打印方法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淋涂喷头,其打印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刮刀刮平打印原材料层,大大提高3D打印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淋涂喷头,其包括:
用于装放打印原材料的淋涂腔,淋涂腔为腔体结构,其侧面设有用于打印原材料引入的进料口,其底部形成用于打印原材料淋出来的狭缝,围绕狭缝,淋涂腔的底部固定设有用于连接淋涂腔的连接板;
淋涂刀,淋涂刀的数目为2个,其一为短淋涂刀、另一为长淋涂刀;两个淋涂刀均固定于连接板的下方,并分别设置于狭缝的两侧;
涨紧组件,涨紧组件包括多个涨紧块,多个涨紧块均设置于其中一个淋涂刀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向淋涂腔内泵入打印原材料,再通过淋涂腔底部的狭缝,使得打印原材料向下淋涂出;进一步地,为了保障打印原材料淋涂均匀、满足需要的层厚,狭缝的下方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淋涂刀,对打印原材料进行引流,确保打印原材料以一定的厚度流出,不易成团和聚集;同时,涨紧组件,对引流过程进行进一步的管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捷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捷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4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石油钻井钻头胎体模具
- 下一篇:一种淋涂式3D打印设备